網站首頁 美容小常識 享受生活 東方時尚 識真假 高奢 資訊 遊戲攻略 搞笑段子
當前位置:品位站 > 享受生活 > 心理

龍母祖廟來歷

欄目: 心理 / 發佈於: / 人氣:1.31W
龍母祖廟來歷

     傳説龍母姓温、秦時人。自小能預知禍福,且樂善好助,人稱神女。一天,温氏在西江邊濯洗時偶拾到一大卵,孵出五隻小動物,能為温氏捕魚。長大後五物竟變成頭角崢嶸、身皆鱗甲的五條真龍。温氏讓他們施雲播雨,保境安民。人們便稱温氏為龍母。後來龍母仙逝,五龍悲痛欲絕,化作五秀才,將龍母葬於北岸的珠山下。後人感於五龍的孝心,就此建廟,名曰"孝通廟",後改為“龍母祖廟”。

      龍母祖廟始建於秦漢,歷代有封賜修葺。現存的龍母祖廟重建於清光緒晚年,為磚、木、石結構,建有石級碼頭、石牌坊、山門、香亭、正殿、兩廄、粧樓、行宮、龍母墳。龍母祖廟最為值得稱讚乃其精湛的建築藝術,雕樑畫棟,木雕、石雕、磚雕、灰塑堪稱一絕,被譽為"古壇僅存"。其建築系按低水區特點設計柱基特高,牆四周砌以水磨青磚,蓋以琉璃瓦,殿內外地面,全以花崗巖石板鋪設。每逢水淹過後,廟內稍作清掃便乾淨如故。此乃龍母廟建築之中的神奇。

     龍母祖廟坐落在廣東省德慶縣悦城鎮水口,是供奉龍母娘娘的廟宇。

      相傳,龍母原是一個砍柴姑娘,跟媽媽住在綠桃村耪田種莊稼。一年,騰越坎子凹的黑龍佔據了洱海的出水口,把大理變成一片汪洋。

      老百姓無法安生,紛紛逃往外地。母女倆無人幫助,無法逃走,只好到蒼山的蘭峯以割草砍柴為生。一天,女兒口渴,見樹上結了一個又綠又大的桃子。

      她摘下桃往嘴裏放,桃子滑到肚裏,從此懷了孕,生下一個兒子。女兒怕別人笑語,把兒子丟進深山。

      山上的大蛇每天給小孩餵食,不僅沒餓死,還長得天真活潑。龍母很疼他,把他抱回家撫養,長大後跟龍母上山砍柴、割草。母子倆有一次割草回家,在龍潭邊歇腳,得知龍王生病,孩子被請進龍宮,用仙草治好了龍王的病,在宮時,孩子出於好奇,穿上了龍王的共袍,變成了黃龍,然後打敗了黑龍,解除水患,大理重又變成了肥沃的田野。

      綠桃村的百姓為他建了龍王廟,尊小黃龍為本主,稱小黃龍的媽媽為龍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