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美容小常識 享受生活 東方時尚 識真假 高奢 資訊 遊戲攻略 搞笑段子
當前位置:品位站 > 享受生活 > 心理

貝聿銘建築產生的影響

欄目: 心理 / 發佈於: / 人氣:2.78W
貝聿銘建築產生的影響

貝聿銘(1917.4.26—2019.5.16)祖籍蘇州,出生於廣州,20世紀30年代赴美,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學習建築。在他的建築設計生涯中,以公共建築、文教建築為主,獲獎作品無數。作為現代主義大師,他善於利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代表作品有巴黎盧浮宮擴建工程、香港中國銀行大廈、蘇州博物館新館等等。生活是一種態度,一種棲居態度。貝聿銘終生孜孜以求的,就是使棲居成為一種文化載體和藝術追求,雖然他冠以“現代主義建設大師”之名,可是在他的建築設計理念裏,好的建築無關體量的大小、無關裝修的豪華,無關造型的別出心裁,建築設計就是一種生活的態度、一種價值觀念的彰顯,有怎樣的地理條件和人文傳統,就應該有怎樣的建築,建築是人的思想之延伸。建築也是一種藝術作品,建築只有與真理並肩而行,才能顯現其中的美。在貝聿銘的建築理念中,每一塊磚石、每一根鋼筋,都是一種語言。

縱觀貝聿銘的建築作品,主要有四個方面的特色。其一是簡潔明快中具有豐富的變化和細緻的處理。他的一系列建築作品中,除了方塊和長方形體外,常常可見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圓形、方錐形、五邊形等等。這些基本的幾何形狀,被他以千變萬化的方式巧妙地結合起來,創作出許多令人欣喜的建築形象。例如艾弗森美術館、約翰遜藝術館、梅隆藝術中心、華僑銀行中心、香港中國銀行大廈等等都是鮮明的例證。

其二是建築與地理環境相契合,建築個性明顯。如他設計的蘇州博物館,完全融入蘇州古城的自然環境中,為了設計這一建築,對於博物館周邊的水質標準,他都提出了較高要求。而博物館內部的水池、竹林、假山等,和蘇州園林相映成趣。

其三是建築的構造性與雕塑性並重。如他設計的盧浮宮玻璃金字塔,最初法國人很是反對,認為金字塔造型是埃及的,可是貝聿銘的建設理念是開放和包容的,他大膽借用了金字塔簡潔的造型。這個玻璃建築建成之後,很快成為巴黎具有雕塑特質的建築,貝聿銘生前曾經多次説過,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建築作品。

其四是建築精緻的細部處理。任何成功的建築作品,既在於總體的把控也在於細部的處理。細部的處理體現出一個建築師的造詣水平。在建築設計中貝聿銘總是對細節反覆推敲,直到滿意為止,並要做到“與眾不同”。如他設計的紐約大學高層公寓高30層,在窗下牆上做一橫凹槽,增加一條陰影,使整個牆面變得輕巧。他的建築作品轉角挺直明確,但有時在旁邊加一條線角,便減少了僵硬之感。對於建築細部的處理,體現了他作為東方人細膩精緻的審美情趣。貝聿銘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和薰陶,在建築設計方面又博採眾長,其建築作品融貫中西。建築是一種物質文化的存在,只有關照過去、立足現實,放眼未來,這樣的建築才富有內涵,經得起時代的檢驗。通讀本書不難發現,貝聿銘在建築設計中,粗獷的結構造型浸潤着水墨丹青,無論是開放的現代元素,還是含蓄的曲徑亭榭,他總能完成空間佈局的融合與延展,用藝術詮釋作品的靈魂,以功能承載建築的樸素

貝聿銘的建築作品沒有一成不變的風格,東方的、西方的、傳統的、現代的、具象的、抽象的,都會被他所用。在他眼裏的,建築主張不是寫出來的,也不是説出來的,而是靠建築本身來證明,他相信他的建築能説話。貝聿銘雖然駕鶴西去,但是他設計的一系列建築作品,依然會影響後世的建築設計。

Tags:貝聿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