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美容小常識 享受生活 東方時尚 識真假 高奢 資訊 遊戲攻略 搞笑段子
當前位置:品位站 > 享受生活 > 心理

安徽有什麼民間風俗

欄目: 心理 / 發佈於: / 人氣:7.11K
安徽有什麼民間風俗

它們分別是合肥:拋頭獅

“拋頭獅”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生活中形成的一項習俗,以肥西門歌、舞獅、崇祀活動為載體。其中,獅頭與獅身是分開的,舞獅頭者上場之前舉起獅頭套在自己的上半身,舉套之間便有了一個向上拋的動作,故稱為“拋頭獅”。

玩旱船:每逢正月十五,在合肥城鄉還常常可看到玩旱船的習俗。旱船的“燈芯”為女性,玩旱船的主角是艄公,隨旱船扭來扭去,配合着鑼鼓節奏,不時地哼唱小調。唱詞多望風采柳,即興發揮,幽默、詼諧,為當地節日街頭最為逗引看燈人的一道風景。

亳州

大班會

亳州的大班會是一種罕見的民間舞蹈,它十分精彩奇特,因有劇情發展,又類似摺子戲。演員們着戲劇服裝,臉畫油彩,紛紛登場,鬧鬧攘攘。大班會雖然形式上具有較濃厚的因果報應色彩,但集中地表達了人們懲惡揚善的心願。

高蹺

高蹺也叫“高蹺秧歌”,是漢族民俗舞蹈的一種形式,藝人們腿綁高蹺,在音樂的伴奏下翩翩起舞,舞姿以雄健、驚險為主。

阜陽

獅子

太和民間舞蹈獅子燈已有一百多年曆史。獅子燈表演由馴獅武士執繡球引獅入場,扮獅人表演獅子躥、跳、滾、撲、站、卧、翻等動作,還躍上大方桌表演站大綆、走梅花樁等驚險情景。同時配合獅子燈煙火,增添了歡快熱烈氣氛,整場演出驚險有趣,高潮迭起。

潁州肘閣

“肘閣”是潁州區優秀民間舞種之一,系祖籍潁州袁集的一代民舞大師王醒先生在古老民舞“馱歌”基礎上改革創新而成。演員在表演過程中要完成“剪刀步”“跑花場”“前後翻”“後空翻”“自由擺”等技巧與難度並重的動作。

滁州

走太平

又名“正月十六走太平”,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傳承時間最長的健身走活動。每年正月十六這天,城內萬人空巷,四鄉八鄰、扶老攜幼、全家出動、從清晨到深夜,數十萬人到太平橋上走一走……人流如潮、摩肩接踵、甚為壯觀,放煙花、燃爆竹、燒香燭、以此祈禱風調雨順、逢凶化吉、消災去病、平平安安。

六安

龍騰舞獅

龍騰舞獅表演隊伍身着五彩豔麗的服裝,在街區路旁走走停停,向周邊商鋪和圍觀的羣眾表演舞獅子、跑旱船、花挑子、大頭娃娃、蓮香舞等傳統民俗文藝。

安慶

許嶺燈會

安慶許嶺燈會彙集了竹編、剪紙、彩繪、雜技、臉譜、舞蹈、戲劇、民樂演奏、神話傳説等多種民間藝術,傳統上採用彩裝遊走的方式,走一程,演一場。表演時各個燈班同步起舞彈唱,場面十分壯觀,參與的藝人越多,越能彰顯燈會的熱烈氣氛。在這龐大的演出陣容中,最有特色的是台閣、鞦韆和東鄉斷絲絃三個燈組。

黃山

徽州宗祠祭祀

徽州宗祠祭祀是徽州宗族的一項重要的禮儀活動,冬祭和春祭,曾廣泛流傳於古徽州的祁門縣、歙縣、黟縣等地。現如今這些地區仍保留有部分宗祠祭祀,而很多的民俗活動根源也是宗祠祭祀。

跳竹馬和軒轅車會

每到春節前後,在黃山區鄉村,人們自發把老祖宗留下的傳統民俗傳承並展示出來,像耿城鎮的“跳竹馬”、仙源鎮的“軒轅車會”、湯口鎮的“舞龍獅”、永豐鄉的“五福神會”等歷史傳承下來的民俗文化活動,充滿着人們對新一年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希冀。

合肥市拋頭獅。“拋頭獅”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現實生活,習俗中形成娛神、娛人為內容,以肥西門歌、舞獅、崇祀活動為載體。

亳州市大班會。大班會是一種罕見的民間舞蹈,它十分精彩奇特,因有劇情發展,又類似摺子戲。

宿州市皮影戲。皮影戲,舊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用蠟燭或燃燒的酒精等光源照射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

蚌埠市花鼓燈。集舞蹈、燈歌、鑼鼓音樂、情節性的雙(三)人舞和情緒性集體舞完美結合於一體。花鼓燈男角稱“鼓架子”,女角稱“蘭花”(或“拉花”),演出多在廣場舉行,以廟會、春會為最盛。

六安市龍騰舞獅。龍騰舞獅表演隊伍身着五彩豔麗的服裝,在街區路旁走走停停,向周邊商鋪和路過圍觀的羣眾表演舞獅子、跑旱船、花挑子、大頭娃娃、蓮香舞等傳統民俗文藝。

蕪湖市無為魚燈。人們常稱 “魚燈”是“吉祥燈”、“太平燈”、“幸福燈”。。

宣城市火獅舞。玩獅人在嬉獅時要舉火把噴撒火焰,故稱“火獅”。

池州市池州儺戲。儺戲源於圖騰崇拜意識,它無職業班社和專業藝人,至今仍以宗族為演出單位,以祭祖、驅邪納福和娛神娛祖娛人為目的,以戴面具為表演特徵。

黃山市 徽州宗祠。徽州宗祠祭祀是徽州宗族的一項重要的禮儀活動,冬祭和春祭,曾廣泛流傳於古徽州的祁門縣、歙縣、黟縣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