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美容小常識 享受生活 東方時尚 識真假 高奢 資訊 遊戲攻略 搞笑段子
當前位置:品位站 > 享受生活 > 心理

龔自珍為何會因科舉制度而哀

欄目: 心理 / 發佈於: / 人氣:1.01W
龔自珍為何會因科舉制度而哀

龔自珍出生在一個世代為官的家族,他的父親當時還是京官,所以就是因為他家族的影響,導致龔自珍的一生都祈求自己在官場有番作為。龔自珍十歲的時候跟隨他父親進京,他在這個帝國的中心,跟隨父親一起接觸到了很多的高官名臣。他就此生出變革的思想,也是因為這一次更加確定了他"努力成為名儒,為名臣,勿願為名士"。

可是後來的結果,卻不能隨他願。龔自珍從19歲開始參加科舉考試,第一次未能中舉,僅僅就考中了一個不如用的副榜貢生,如此差的名次,龔自珍當然特別的不滿意。之後他有參加了三次考試,終於在八年之後考中了浙江鄉試舉人。本來考了這麼長時間才考中一個鄉試舉人,一般人可能都會堅持不想去,繼續去參加後來的考試也不會堅持下去。但是龔自珍卻不一樣,他因為考中舉人,信心大增,認為自己是大器晚成,今後的路肯定是一帆風順的。中舉後的第二年,龔自珍意氣風發的寫下"落花風裏別江南",來預示自己這次肯定會一鳴驚人的。他參加會試以後,還去重遊北海,在遙望紫禁城,他特別有信心的寫下"功成倘賜移家住,何必湖山理故簫"來預示自己這次科舉考試的成功,也表示他對成功的渴望。

但是結果又是不如意的,他又沒有考上。這個堅強的文人,依舊沒有去放棄他的目標,這次為了成功,花費了更多的時間,他前後考了六次,直到他38歲的時候他才以九十五中進士,在之後殿試裏面中三甲第十九名。這也意味着他進不去他期望的翰林院,他在官場上面也不會有很大的成就。大家可能會有點奇怪,為什麼龔自珍這麼渴望中舉,而且他的文筆這麼的好,他還是考不上呢我認為有兩點原因,導致他一直考不上。

一是因為龔自珍他的字寫的太爛了,在當時科舉考試寫一篇文章,差不多需要一兩個字,本來字就多,再加上字不好看,那麼他的分數肯定不會高了。龔自珍的叔叔位居尚書,有一次一個新入翰林院的考生前來拜訪他,龔自珍就就回避。那個考生用小楷寫了一副對聯給尚書看,尚書大加讚賞,説"凡是寫字差的考生,我們一般就不會去考慮這種考生,你的字寫的好是一個大優勢。"

二是因為龔自珍他喜歡在考卷上面寫一些對現代社會的看法,還經常去寫一些社會的弊端,而且是用一種非常針尖的語言去表述出來。作為一個選拔考試,而且還有可能會被皇帝看到,即使你想去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時代的不足,也應該用比較平和的語氣去表述,那樣才可以使皇帝和考官願意去接受他的看法。他用那種針對的語言去寫,又有那個考官敢去錄音他的的試卷呢

大家可能要説我了,還説沒有考官敢錄取他的試卷,龔自珍後來不是也考中了進士嗎其實龔自珍可以考中進士,也是有內幕的。在龔自珍最後一次參加考試的時候,當時他的考卷落到了當時的考官王植手上,隔壁的温平叔侍郎聽説王植收到一份特別奇怪的試卷,就來看一下,他看完就説"這肯定是浙江龔自珍的試卷,早就聽説他喜歡罵人,如果這次不錄取他,他下次肯定回來罵你的",王植害怕龔自珍下次來罵他,就在初試讓他通過了,就這樣龔自珍終於中了進士。但是龔自珍後來感覺有的不領情的樣子,他依舊在別人面前去罵王植,他對別人説改他試卷的就是無名小卒王植,王植後來特別後悔。

本來是希冀自己可以在官場上有作為,但是單單入門,他就用了十九年的時間,還是得到一個基本上後來不會有大成就的職位。他的一生可能不是名儒,名臣,但是他卻可以算是一個名士,一個大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