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美容小常識 享受生活 東方時尚 識真假 高奢 資訊 遊戲攻略 搞笑段子
當前位置:品位站 > 享受生活 > 心理

分區的意義

欄目: 心理 / 發佈於: / 人氣:1.05W
分區的意義

説到分區,人們少不了説是為了方便系統的安裝和恢復,因為可用其它分區來保存系統盤鏡像。我曾經和很多人一樣,對GHOST之類的一鍵還原很是推崇,以重裝系統的速度、頻率而自豪,後來偶然通過對微軟認證培訓資料,我才瞭解、才明白,什麼叫“系統部署”,它與“系統安裝”有何不同!至少從此我便這麼理解,系統安裝一次能正常使用得越久越才算是高手、專家,為的是能儘快檢測硬件,我過後重裝系統,第二次是為了安裝新版的MSDN光盤,第三次是防毒軟件卸載失敗引起的系統崩潰而不得不重裝!也就是説,電腦如果好好用做正常的工作娛樂,不亂搗鼓,即使幾年都可以不重裝系統。其實對某些服務器來説,在其幾年的服役期內,不要説分區和重裝系統了,就連開機和關機都只有一次,也就是説,系統部署的這個過程是可以不去涉及備份系統盤鏡像的,通過分區來保存系統盤鏡像不一定是必要的,如果是,相信微軟早就會內置這一功能(雖然現在Windows 7已經內置多層次的備份工具)。所以,系統安裝和恢復雖是分區的充分理由,但不是必要理由

不同操作系統往往不可以同時裝載在同一個分區,分區解決了不同操作系統裝載在同一個物理硬盤的兼容性問題,這其實是分區這一概念、功能誕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為不太可能把Windows 7和Mac OS X 10.6安裝在同一個分區,當然不是指虛擬機方式下的虛擬磁盤,其實在虛擬機層面也不是同一個分區。

但是,在硬件效能已經達到一定高度時,在“虛擬化”的背景下,“分區”用來保證操作系統的獨立和兼容這一最原始的作用也將很快成為過去,關注Windows的發展的人應會注意到,從Windows XP開始,直到Vista,微軟推行了用户數據與設置的虛擬化,如今的Windows 7系統,不僅可利用微軟的App-V把用户數據、設置和應用程序都虛擬化,而更重要的是,Windows 7已經從最底層開始支持“操作系統虛擬化”,是通過VHD虛擬磁盤來實現的,從此,多個Windows可以存於同一個硬盤“分區”且同時運行,彼此獨立,互不影響,不要説企業級應用,目前已經有許多普通用户,利用VHD,做到一人一個獨立的操作系統。

機械硬盤盤片外圈讀寫速度相對內圈要快,分區可以把常用數據限制在讀寫速度較快的盤片外圈。

傳統機械硬盤也叫温切斯特硬盤,其誕生初期與軟盤一樣,盤片每圈的扇區數是相同的,當盤片轉動的角速度恆定的情況下,雖然盤片外圈的線速度就比內圈要快,但是盤片內圈和外圈的讀寫速度是一樣的。後來隨着容量提升,要求提高存儲單元密度和提高存儲介質利用率,這使得盤片內外圈每個磁道的扇區數不再一樣的,在相同密度下,盤片外圈的存儲單元比內圈多,恆定轉速下外圈的讀寫速度就比內圈要快。

即對於對於機械硬盤,從測試軟件給出的讀寫速度曲線來看,從起始位置至20%-30%位置的這段曲線,大致平行於橫座標,其斜率很小且基本沒有變化,説明讀寫速度基本穩定且保持在外圈的較高速度上,在此之後,曲線斜率才開始慢慢變大,傾斜度也越來越明顯,説明讀寫速度開始出現明顯的下降趨勢,直至內圈時讀寫速度最小。此時的分區的目的就是為了把那部分最需要高速訪問的數據限制在硬盤外圈,從而保證其始終都能以最快的速度進行讀寫。如果能有其它方式,如軟件上的主動優化,從而保證需要快速訪問的數據都集中在硬盤外圈,那就沒必要分區了。

而對於固態硬盤,其原理決定了讀寫的速度是固定的,它的讀寫速度曲線從理論上來説只是一條平行於橫座標、斜率為0的直線,實際上因其它因素影響讀寫直線會存在一定幅度的波動,但也不會出現傳統機械硬盤上內外圈極為明顯的速度差,所以在固態硬盤上,通過分區來優化數據讀寫速度這一意義完全可以忽略。

Tags:分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