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美容小常識 享受生活 東方時尚 識真假 高奢 資訊 遊戲攻略 搞笑段子
當前位置:品位站 > 享受生活 > 心理

光合作用暗反應途徑是誰發現的

欄目: 心理 / 發佈於: / 人氣:6.33K
光合作用暗反應途徑是誰發現的

光合作用暗反應途徑是卡爾文發現的。

光合作用暗反應途徑又稱卡爾文循環。

卡爾文在實驗中發現,標記有C14的CO2很快就能轉變成有機物。在幾秒鐘之內,層析紙上就出現放射性的斑點,經與一直化學物比較,斑點中的化學成份是三磷酸甘油酸(3-phosphoglycerate,PGA),是糖酵解的中間體。這第一個被提取到的產物是一個三碳分子,所以將這種CO2固定途徑稱為C3途徑,將通過這種途徑固定CO2的植物稱為C3植物。後來研究還發現,CO2固定的C3途徑是一個循環過程,人們稱之為C3循環。這一循環又稱卡爾文循環。

卡爾文循環以其發現者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卡爾文(Melvin Calvin)的名字命名20世紀中期,卡爾文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同事利用在伯克利剛發現的碳14(Carbon 14)首次探明光合作用中的碳固定途徑,並於1961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光合作用是被J.Priestley首次發現的。

1771年,英國牧師、化學家J. Priestley進行密閉鐘罩試驗。他發現有植物存在的密閉鐘罩內蠟燭不會熄滅,老鼠也不會窒息死亡。於是在1776年,他提出植物可以“淨化”空氣。但是他不能多次重複他的實驗,即表明植物並不總是能夠使空氣“淨化”。

荷蘭醫生J. Ingenhousz在Priestley研究的基礎上進行了多次實驗,發現Priestley實驗不能多次重複的原因是他忽略了光的作用,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淨化”空氣。

一般以J.Priestley為光合作用的發現者,把1771年定為光合作用的發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