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美容小常識 享受生活 東方時尚 識真假 高奢 資訊 遊戲攻略 搞笑段子
當前位置:品位站 > 享受生活 > 心理

代替丈夫出頭的典故

欄目: 心理 / 發佈於: / 人氣:1.64W
代替丈夫出頭的典故

朱買臣是西漢吳郡(今江蘇吳縣)人,家境貧苦,靠上山砍柴薪賣錢度日。但他安於貧困,癡心讀書,堅持不懈。每日砍柴,置書樹下而讀負薪(擔着柴)回家時,就將書置於擔頭邊走邊讀。他的妻子耐不住他負薪讀書、自得其樂的窮酸相,離他改嫁。50歲那年,經同鄉嚴助的推薦,朱買臣進京在漢武帝面前“說春秋,言楚詞”,如此這般他將自己歷年負薪苦讀積累的學問抖露出來,當場博得武帝龍顏大悅,拜爲中大夫。稍後,朱買臣又官遷會稽太守。朱買臣“採樵工或餘,誦讀聲不輟”的頑強的讀書精神使他成爲後代讀書人崇尚的榜樣。他的家鄉因此建起了朱買臣讀書檯和朱買臣藏書廟,這是後人對他負薪讀書的刻苦精神的一種肯定和表彰,也是我國曆來崇尚讀書傳統的具體表現。

詳細故事:

漢武帝時,會稽(今浙江紹興)有個窮苦的讀書人名叫朱買臣。他只會讀書,不會幹其他的活,家中一貧如洗,全靠着他的妻子崔氏替人家縫縫洗洗,上山打柴,掙些錢來養家餬口,供朱買臣用功讀書。

崔氏這樣拋頭露面地幹活,是指望丈夫有個出頭的日子。不料朱買臣一直到四十多歲,還是個窮讀書的,她開始不耐煩起來,對朱買臣說:

“你讀書也讀得夠多了,可至今沒讀出什麼名堂來,我不能一輩子老養活你。男子漢大丈夫總應該乾點什麼,老是讀呀讀,米從 哪兒來?油鹽醬醋從哪兒來?”

朱買臣一面看書,一面回答說:

“將來我做了官,別說柴米油鹽,就是金銀財寶也會有很多的。”

“你已經讀了幾十年書,金銀財寶在哪兒?還是扔了書,跟我一起上山打柴吧!把柴賣了,也好多掙幾個錢!”

朱買臣沒有辦法,只好跟着崔氏一起上山砍柴。可他每次上山,總是帶着書卷,一面砍柴,一邊讀書。挑柴下山,也一面走,一面搖頭晃腦地念書,引得路人發笑。即使上街賣柴,也只叫幾聲“賣柴呀!”便又自顧自看起書來。

崔民對朱買臣已失去了信心,冷笑着說:“我不再貪圖你的富貴,你行行好,把我休了吧!”

朱買臣見妻子鐵了心,便寫了一張休書,把她休了。從此,朱買臣一個人砍柴、賣柴,還要讀書,日子比以前更難過了。

過了幾年,朱買臣五十歲了。他利用給別人運貨的機會,來到了京城長安,在同鄉、大夫莊助的幫助下,見到了漢武帝。漢武帝當面問了問朱買臣所學的東西,感到他的學問很好,就拜他做了大夫。過了不久,又派朱買臣回會稽去做太守,讓他衣錦還鄉。

朱買臣來到會稽,沒幾天,全城的人都知道了。他原來的妻子崔氏也知道了,這時,她的後夫已經死了。在幾個街坊婦女的鼓動下,她鼓起勇氣,當朱買臣的馬車在街上經過時,她上前叩見朱買臣。朱買臣見了崔氏,仰頭笑了笑說:

“你來見我幹什麼?”

“大人不記小人過,請收我做個使喚的丫頭吧!”

朱買臣叫手下人拿來一盆水,潑在地上,說:

“你把潑出去的水收回盆裏,我就帶你回去!”

崔氏聽了,滿臉羞慚,站起來晃晃悠悠地走了。她的街坊鄰居扶她回到家裏,一個老大娘勸她說:

“坐馬車的大官跟挑柴的老百姓本來就不一樣,你不用傷心了!”

但是,崔氏感到今後無臉見人,當晚就上吊死了。

後來,“買臣負薪”這一典故,用來指讀書人還未做官時窮困勞作的生活。

Tags:出頭 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