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美容小常識 享受生活 東方時尚 識真假 高奢 資訊 遊戲攻略 搞笑段子
當前位置:品位站 > 享受生活 > 心理

清明節的習俗的利與弊

欄目: 心理 / 發佈於: / 人氣:1.89W
清明節的習俗的利與弊

清明習俗,利的一方面是繼承傳統,緬懷先烈。不利的一方面有祭品純屬浪費,還有一點就是燒紙,春季是乾燥多風的季節,這樣很容易引起火災。

用植樹、種花以及在祖先墓前獻一束獻花、放一曲音樂等方式來祭奠先人的行爲是值得提倡的。清明時節,追憶親人,緬懷故人,是國人寄託哀思的傳統節目,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因爲“清明習俗承載着厚重的中華文明,也積澱了許多陳規陋習。”隨着時代的進步,在崇尚科學、反對迷信的今天,現代文明要求人們革除陋習,改革摒棄清明祭祀的舊方式、舊習慣,弘揚倡導新禮儀、新風尚,提倡祭奠習俗的文明。

唸經佈道,超度亡靈,燒冥幣,獻祭品,鞭炮齊鳴,滿天紙灰,封建迷信的祭掃行爲是應該擯棄的。當街頭焚香、墳邊燒錢不僅影響市容、環境還易引發大火。迷信害人害

己。

清明節的習俗是有利無害的,可以對親人的懷念,對長輩的一種尊敬,送送鮮花表示對長輩敬畏,對親人表示感情和思念,對朋友的一種懷戀,這種習俗是有利,對於長輩和親人朋友的回憶,所以沒有什麼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