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美容小常識 享受生活 東方時尚 識真假 高奢 資訊 遊戲攻略 搞笑段子
當前位置:品位站 > 享受生活 > 心理

深度解析素書

欄目: 心理 / 發佈於: / 人氣:8.45K
深度解析素書

《素書》整體上是總分的:

第一部分是總。總講道德仁義禮五維治國體系,這個體系適用於修身、治家、理業、治國。

第二至第六部分是分。第二到第六部分,分別對應道、德、仁、義、禮,這五個層面的原理和應用。

第二部分講道,我們治國理業治家修身的三層管理體系,豪士、傑士、俊士,對應到國家是君、臣、民對應到企業是領導層,管理層,執行層,對應到家庭是丈夫、妻子、孩子,對應到身體是心、五臟六腑、四肢骨骼肌肉。

當然可以對應任何層面的問題,譬如對應天地造化系統,太陽是君主是領導層,五大行星是大臣是管理層,地球上的萬物相當於是執行層整個宇宙,北極星是君主,北斗七星和三垣是臣,二十八星宿和全天的其他星星是民。

第三部分講德,君子六守:守正、守慎、守位、守任、守權、守功。守正,說的君子要做大事,要經世濟民,就要保持精神充足,正氣充體守慎,是有了正的條件,保持方向的正確,時刻糾正自己,小心翼翼,未雨綢繆

守位,鞏固秩序,防微杜漸,變得更優秀守任,打造合理的人才機制,上線流動,杜絕腐化守權,有了團隊以後制定戰略和戰術,制定精確的計劃,把握變化守功,總結經驗,擁抱變化,讓組織持續發展。

第四部分講仁,七步成功,八步失敗。走哪七步成功:長、安、先、樂、神、明、吉走哪八步失敗:苦、悲、病、短、幽、孤、危、敗。

第五部分講義,分爲三節,立公法、立公行、立軍功。

第六部分講禮,透過二十四步來建立組織倫理,同舟共濟,患難與共。

一本建立漢朝歷史的奇書

歷史上有個著名的故事大家或許聽說過有位老先生趁張良走過來時,故意把鞋子弄到橋下幾次,張良前後都很畢恭畢敬的爲這老人再三的拾鞋穿鞋。後來老人又幾次約張良見面,前後也考驗了他幾次,張良最終透過了考驗。於是老先生後來就把自己的一本書,傳授給了張良,這部書的名字叫《素書》。

得一此書後,張良認真熟讀此書幾年,後來用書中哲理來幫漢高祖劉邦打天下。劉邦在張良的協助下,最終建立了漢朝王國。漢朝建立後,張良應當年和老人的約定,回到橋頭見面。但老人一直沒出現,只有一顆大黃石立在橋頭,所以就以那黃石爲代稱,名爲黃石公。這是歷史上此名的由來。但不知什麼原因,張良後來卻沒有把這部書傳給後人,而是將書帶進了自己的墳墓陪葬,此書從此消失在人間。

張良死後大約五百年,一個盜墓人在張良棺墓的玉枕下,發現了這本書。書上當時寫着祕誡:“不許傳於不神不聖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奇秧,得其人而不傳者,亦受秧”。可見這書當時在張良的眼裏是何等之分量!自此之後,纔在民間流傳開來。這段故事記載於宋朝人張商英在《素書》裏寫的序得知。張良用了這部書裏的哲理知識,幫助劉邦取得了天下。或許可以這麼說,漢朝的開始,始於《素書》也不爲過。黃石公、張良、《素書》、漢武帝,加上當初的歷史政局,在各種因緣的配合下,建立了漢朝天下。

得知有這麼一個傳奇的歷史奇書,當時真好奇《素書》到底寫了些什麼內容,何以張良能用以幫劉邦平定天下,建立中華歷史上的漢朝江山。讀了《素書》的內容後才發現,裏邊所談的竟離不開如何提高個人修爲和修身養性,包括爲人處事、趨吉避凶,也談對機對時與對事之世理。內文解析世事人心的道理觀察入微,精闢深刻,句句到位字字扣人心絃,讀後真是受益良多。整篇《素書》內容深刻,文字結構優美,章句簡約樸實,章節義理完整。從精湛的文字結構和深刻的哲理來看,此人的修爲,應該屬道家老子級別的人物了。

後來《神仙傳》裏也記載了黃石公此人,是謠傳還是實人就不得而知了。黃石公這人在歷史上始終是個謎,感覺上接近神話,是個“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的人物。其來如風,去也如空,讓後人留下無窮的想象空間。看來此公真非一般人也!細細品味其原文內涵,你會不由自主的說?真美!

《史記·留侯世家》也有記載,稱黃石公避秦世之亂,隱居東海下邳。其時張良因謀刺秦始皇不果,亡匿下邳。於下邳橋上遇到黃石公。黃石公三試張良後,授與《太公兵法》

《素書》講的是爲人處世有五件大事缺一不可:道、德、仁、義、禮。它探討的是爲人處世,建功立業需要遵從的道理,從個人功業到家國。

下面精選書中精妙之言,加以註解,一窺智慧天機。

1、夫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也。

譯文:道、德、仁、義、禮,這五者是一脈相承、不可分離的。

做人,需要順道、依德、懷仁、具義、遵禮,這纔是古人所稱的“賢人君子”。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失禮而後法。”就是說,道、德、仁、義、禮,按照遞減的順序,不僅是五種做人的高度,也衡量是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準。

2、守職而不廢,處義而不回,見嫌而不苟免,見利而不苟得,此人之傑也。

譯文:克盡職守,而無所廢弛恪守信義,而不稍加改變受到嫌疑,而能居義而不反顧利字當頭,懂得不悖理苟得。這樣的人,可以稱爲人中之傑。

人在其位,必謀其政。愛崗敬業這話不僅僅是口號而已,每個人都要有高尚的職業道德,不論職務大小、權責輕重,在位一天,就要忠於職守。在生活中,則要有自己所堅守的原則,即使面對利益生死的衝突,也要堅守自己的底線,即使被人誤解、猜疑,身處是非之地,仍然不會因爲害怕被猜忌而推脫自己的責任。面對美色、功利等誘惑,要憑藉自己的智慧,做出冷靜、正確的抉擇。具備上述品德的,必成大事。

3、絕嗜禁慾,所以除累。抑非損惡,所以讓過。 譯文:杜絕不良的嗜好,禁止非分的慾望,這樣可以免除各種牽累抑制不合理的行爲,減少邪惡的行徑,這樣可以避免過失。

古人歷來強調戒除慾望的重要性。孔子說:“無欲則剛”,去除多餘的慾望,才能剛正不阿。但這些道理說來容易,做起來比啥都難,比如“嗜好”、“慾望”都是很難一時更改的,若真施行起來,需要深刻理解後,依靠強大的意志來執行,方可更改。

4、夫志,心獨行之術。長沒長於博謀,安沒安於忍辱,先沒先於修德。

譯文:欲始志向堅定,篤實力行:最好的方法,莫過於深思多謀最安全的方式,莫過於安於忍辱最優先的要務,莫過於進德修業。

人能志心篤行,乃立身成名之本。立志的重要性無需多說。“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自古以來,胸有大志的人總是孤獨的,黃石公謂之曰:“心獨行”。要立大志,行大事,離不開安心養德,勇於忍辱,精心謀劃。就像《大學》中有言,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5、務善策者,無惡事無遠慮者,有近憂。 譯文:善於謀劃的人沒有險惡的事發生沒有深謀遠慮的人,眼前必將出現憂患。

一個善於謀劃的人必定是心思縝密的,善於謀劃使自己處於主動,遇事也可化險爲夷。

俗語說:“放長線釣大魚。”做事如此,做人亦如此。人不能被眼前的成敗得失遮住眼睛,要有耐心,做長遠的謀慮,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否則只能因小失大。

爲什麼成功者只有少數,是因爲他們目光長遠,做任何事情都善於謀劃。一個懂得適當放棄眼前利益的人才能收穫更大的利益。懂得取捨之人必定收穫更大的利益。

6、見已生者慎將生,惡其跡者須避之。畏危者安,畏亡者存。

譯文:見到已發生的事情,應警惕還將發生類似的事情預見險惡的人事,應事先回避。害怕危險,常能得安全害怕滅亡,反而能生存。

《周易·坤》中說:“履霜,堅冰至。”見到霜就要預見到將有堅冰緊隨而來。這就是“見幾而作”,防患於未然的思想。知道懼怕危險的人,就能適當約束自己,時時保持警惕,確保自己不履險地。同理,知道畏懼死亡的人,就能活得更長久。人只有居安思危,見幾而作,才能永保平安而不敗。

一點感悟

卡耐基曾經說過:“一個人的成功,15%是靠專業知識,85%是靠人際關係與處事能力。”所以毫不誇張地說,社交溝通和爲人處事能力,不僅決定一個人所能抵達的層次和格局,還決定一個人能否幸福地度過一生。

《素書》中不但有正面經驗,同時亦有反面訓誡,無論是從政還是爲商,《素書》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書。

作爲一部蘊含豐富博弈智慧的經典,《素書》一開始就向我們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即本書是爲賢人君子而作的,《素書》所論的博弈之道,既非陰謀詭計,亦非旁門左道,而是堂堂正道。興衰有規律,成敗有定數,去留也有一定的道理,要想把握這些規律、定數和道理,就得明道、通數、審勢、達理,這是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須具備的素質。所謂明道,即“明於盛衰之道”,能看清興盛、衰弱、存亡的道理所謂通數,即“通乎成敗之數”,通曉事業成功和失敗的規律所謂審勢,即“審乎治亂之勢”,清楚社會有序和混亂的趨勢所謂達理,即“達乎去就之理”,知道什麼時候該留下,什麼時候該離開。

Tags:解析 素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