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美容小常識 享受生活 東方時尚 識真假 高奢 資訊 遊戲攻略 搞笑段子
當前位置:品位站 > 享受生活 > 心理

書法臨摹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欄目: 心理 / 發佈於: / 人氣:2.87W
書法臨摹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臨摹是學習書法最基本最初步的方法,是攀登頂峯的必由之路。“臨”和“摹”,本來是兩個意思:“臨”是“對着寫”,“摹”是“蒙着描”。這兩種方法,對初學者都是行之有效的。對後者大家往往不重視,其實,如果你真的去試試,就會發現效果也許比前者更加明顯。臨的對象(字帖),可以由老師指定,但最好還是自己選擇。你喜歡它,並且着手研究它,那可以説是一種享受強迫自己學習那種毫無興趣的東西,不管它本身是多麼重要正確,那也無異於一種勞役。如果你是不滿意自己的字而希望有所改進,但多方努力又實在找不到一種能引起熱情和興趣的字帖,那麼你最好,還是幹那些使你興趣盎然的事情。臨摹不是整篇謄抄,不能全線出擊它是描樣繡花,須各個擊破。一個字就是一個戰役。無論對整體還是局部,都需要仔細推敲慎重對待。臨摹是通過手的描畫,加深腦的印象通過手、眼、腦的運動,把優美的形象刻在自己的心裏。關鍵不在數量,而在於每臨一遍都確有所得。哪一遍心無所動,那一遍就是浪費時間。臨就要力圖象,這是臨摹的主要目標之一。歷代著名書法家曾留下不少臨摹作品,有的看上去不完全逼肖,常有書法家自己的影子。初學者不宜用此法。現在的任務是通過臨摹來理解、消化別人創作的書法形象。臨習作品與原作的相象程度,反映出你理解和掌握的程度。藝術到了高級階段,本來只能是感受、意會、不能用任何框框程式來解釋的。但在此之前,通過臨摹,歸納一此基本原則和機械規律,還是十分必要的。從形式上看,臨摹是用自己的手寫別人的字從本質上看,這實在是訓練形象感受能力的極好手段。臨寫的越象,必定是琢磨得越透觀察得越細,説明感受能力越敏 鋭。兩個字放在一起,稍有不同,便能一眼明辨,這樣敏鋭的眼力,應是每個書家必具 的基本素質。臨摹是一種思索。老學不象,究竟問題在哪兒是哪一筆、哪一部分、哪些地方在作怪自己常犯的毛病是什麼要找癥結、抓關鍵,多找幾個角度分析。臨摹是一種比較。字帖上的字和自己的字是比較的雙方。筆畫的方向、長短、曲折、位置,各部分之間的關係,整體的感覺、局部的造型,應該一點一點地解剖、對照。臨摹是一種記憶。臨得象了,還要總結。以前不象,是因為什麼後來如意了,是抓住了什麼主要矛盾。這樣就抓住了字的一個基本,然後反覆鞏固,記在心裏。對鋼筆字來説,臨摹的重點是字的結構,不必在用筆上花太多的力氣。既注意結構又照顧用筆,能一下學得象固然很好但實踐的結果常常是互相干擾,顧此失彼。每天臨幾個字並能吃透記住,這樣的進度應該令人滿意。堅持半年,從理解方面説,應能基本解決問題。當然,為求熟練、流利、再創作,還必須不斷鞏固、發展、努力。關於臨摹,我們具體可以從下面三個方面去思考:

1、臨摹結合臨摹是學習書法最基本的方法,不但初學書法要臨摹,就是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後還需要臨摹。學楷書需要臨摹,學篆、隸、行、草各體書仍需要臨摹。書法家的一生都是在臨摹中渡過的,在臨摹中學習,在臨摹中思考,在臨摹中創造。摹帖,就是用薄紙蒙在字帖上面,然後筆隨影走,按照顯露出來的字跡寫,又叫“仿影”或拓寫。摹還有一種方法叫“描紅”,即在印有雙鈎紅線的字上去填寫。摹帖的方法:第一步先描紅。即從一本帖中選出清楚、完整的字,用透明而不透墨的薄紙,如打字紙、有光紙、描圖紙等蒙在帖上,依着字的輪廓,用極細的線條鈎成空心字,這叫“雙鈎”。然後把鈎好的字作為描紅本,用紅墨水填寫,再用藍墨水填寫,最後用墨汁填寫,這樣寫不但能加深記憶,而且節約紙張。摹帖應注意筆隨帖走,切勿失形,要看準筆畫的來龍去脈,揣摩它的筆法和結構形態。摹帖要帶有“寫”意,將筆畫一筆寫成,飽滿而精到,切勿依葫蘆畫瓢地填描塗抹。臨帖,即在摹帖的基礎上,對帖字的用筆、結字規律有了基本認識之後,對着帖寫。臨帖有對臨、格臨和背臨三種方法。對臨,即把字帖放在對面的帖架上照着寫,這是最方便,最常用的臨帖方法。格臨,即用透明紙打好格子(田字格、米字格、九宮格等)照式臨寫。主要用以掌握帖字的結構部位。背臨,即把帖收起,憑記憶默寫帖中的字,不但求其形,更要求其神。背臨之後可以集字為聯或集字成篇,然後進入創作階段。摹帖筆隨影走,古人怎樣寫,我們就怎樣寫,大小、長短、寬窄、粗細、方圓、斜正等都必須按帖字的要求去寫,有一定的規範和約束。摹帖的特點在於易學到古人的結構位置,但由於規範太死,反而失去了古人的筆意,用筆死板而不靈活,讓人感到放不開,受不了臨帖或對臨,或背臨,或意臨,加入許多書者自己的個性特點,所以易得古人的筆意,而易失古人的結構位置。寫來自由隨意,追求個性,卻得之甚少。所以在臨摹中必須臨摹結合,先摹後臨,既得古人的用筆方法,又得古人的結構規律。練習時可以採用先摹後臨,再反過來摹,摹完再臨。或者採用“雙鈎”的方法來研習結構規律。摹臨穿插,取長補短,效果極好。臨摹中要多看、多思、多琢磨,然後下筆。下筆要準,先形似,後神似,以求形神兼備。臨摹後要反覆對照檢查,總結經驗教訓,在否定中提高,在教訓中成熟。

2、先入後出臨摹是學習書法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臨摹就是繼承,就是向古人學習,學習前人優秀碑帖中的美的用筆、美的結字、美的章法、美的韻味和氣勢等。但臨摹還有一個入帖與出帖的關鍵問題。不入帖,寫不進去,或寫出來不象,是無法與古人對話,無法學到古人書法妙處的。但不出帖,即進去又出不來,太象古人,簡直成了古人的書奴,一點自己的個性都沒有,這樣寫,最終也形不成自己的書風特點。關於入帖和出帖,清人姚孟起説得好:入帖時“不可有我在,有我便俗”出帖時“不可無我在,無我便雜。”“不可有我在”説的是要專心一意地臨習古人法帖,把握帖字的精神面貌,要“一字一筆須從古帖中來”,不入帖便無本“不可無我”説的是要在臨像的基礎上,吸取其它碑帖的長處,融會貫通,結合自己的藝術素養和創造才能,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面貌,有個性,有創造,並逐步走向自由創作的新境界。

3、讀帖善悟帖不僅要臨,重要的還在讀,學書善悟,即從讀帖中領悟,有些古人優秀的法帖,不一定去臨,只要認真閲讀,反覆體味,悟出其中的法度和韻味,便會自然而然地化入自己的書法創作之中。閲讀碑帖,並不是出聲朗讀碑帖的文字內容。所謂讀帖,這是書法的專門用語,即書法家在臨摹碑帖之前,或在平常工作的間隙,翻閲碑帖和泛覽墨跡,也就是仔細分析、研究、琢磨碑帖中每一個字的筆畫、結構和整幅作品的章法、氣勢及韻味,邊看邊記,時常會情不自禁地用手指畫起來,心追手摹,激動不已。古人讀帖非常認真。曹操不但是有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而且是有名的詩人、書法家,陝西漢中博物館就有傳為他書寫的“滾雪”隸書碑刻。相傳他喜歡樑鵠的書法,便把樑鵠的字掛在帳中,一有空就讀,連行軍打仗也不放棄讀帖。相傳三國魏時的大書法家鍾繇“坐則畫地,卧則畫被”,學書非常刻苦,特別注意閲讀和默寫名帖。唐代書法家歐陽詢一次在行路中,發現晉代書法家索靖寫的碑,輾轉賞讀,站得兩腿發酸,乾脆坐下來讀。這樣連續了三天才依依不捨地離開。讀帖猶同古人對話,交朋友,達到思想和感情上的共鳴。讀帖從一點一畫入手,仔細研究和琢磨古人用筆、結字、章法及氣勢、韻味之妙處。通過閲讀,眼觀神會,潛移默化,以加深理解,鍛鍊視覺記憶,豐富、積蓄和提高藝術鑑賞能力。帖臨一本,書觀百家。讀帖不僅限於一兩本,古今許多書法家的實踐經驗證明,讀帖勝於臨帖。有些碑帖,我們不一定臨,但可以閲讀,深刻領會古人書法作品中的三味,積少成多,逐漸地吸收消化,才能奔匯腕底,充實於紙面,自然會手隨眼高,眼使手靈。入於眼,融於心,出於手,心手相應,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Tags:臨摹 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