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美容小常識 享受生活 東方時尚 識真假 高奢 資訊 遊戲攻略 搞笑段子
當前位置:品位站 > 享受生活 > 心理

孔子刪詩説誰提出來的

欄目: 心理 / 發佈於: / 人氣:1.15W
孔子刪詩説誰提出來的

“孔子刪詩説”是司馬遷提出的。

孔子刪詩説是關於《詩經》的編輯的一種重要的説法。這種説法影響很大,但是教材認為已經有很多有力的論據證明孔子雖然對《詩經》的完善、傳播保存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他未曾刪詩。《詩經》的最後刪選編訂者應該是周朝的樂官。

來源:

“刪詩”指的是春秋時期,詩歌是很多的,據司馬遷説有3000多篇,後來孔子十取其一,整理成集,就剩下了305篇。

“刪詩”問題是《詩經》學史上的一大公案。唐代以前沒有什麼爭論,但是,從唐代一直到清代大致上爭論了1000多年,直到近當代,大家才基本上有了比較一致的看法,認為孔子的“刪詩”不能夠成立。

“刪詩説”最初出於司馬遷,後來班固、鄭玄都支持這個説法。到了唐代的孔穎達編寫《毛詩正義》,為鄭玄的《詩譜》作疏,才開始提出不同的看法。但是孔穎達只是説孔子不會刪去這樣多的詩,倒沒有公開否認孔子的“刪詩”。

後來支持“刪詩説”的著名人物有歐陽修、程灝、王應麟、馬端臨、顧炎武、趙坦、王崧等人反對“刪詩説”的陣營要大一些,有鄭樵、朱熹、呂祖謙、葉適、朱彝尊、王士禎、趙翼、崔述、魏源方玉潤等。現代的主要反對者是梁啟超、胡適、顧頡剛、錢玄同等。當代的《詩經》學者基本上不同意孔子“刪詩”的説法。

支持孔子“刪詩”説法的理由不外乎是:出於對《史記》的信賴和尊重出於基本情勢判斷即,500年間不可能只有300首詩歌出於《論語》中孔子談到的他對“詩”的處理。回到上一個問題是,既然有着大規模的“采詩”行為,採集的詩歌一定是非常多的。

刪詩書定禮樂,不是誰提出了,而是孔子作為至聖先師,整理併發揚了夏商周三朝時代的禮樂文化,因此是文化的集大成者。

司馬遷只是把聽説的及書上記載的一些事蹟整理記錄,使之流傳後世而已。

很多人認為儒家只是師道,不是宗教,但從論語來説,他從周,明顯繼承了祭祀等禮儀。

最早提出“孔子刪詩説”的是司馬遷。“刪詩”指的是春秋時期,詩歌是很

最早提出“孔子刪詩説”的是司馬遷。“刪詩”指的是春秋時期,詩歌是很多的,據司馬遷説有3000多篇,後來孔子十取其一,整理成集,就剩下了305篇。

擴展資料:

“刪詩説”歷來存在爭議。這種説法影響很大,但是教材認為已經有很多有力的論據證明孔子雖然對《詩經》的完善、傳播和保存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他未曾刪詩。《詩經》的最後刪選編訂者應該是周朝的樂官。

在我國經書之中,稱得上是第一部大總集的便是詩經。詩經裏三百零五篇,並非完全成於一人之手,而是由采詩之官自各國採集的民謠做總整理。

采詩官的工作在虞夏之後逐漸形成,到了周朝時制度更為完備,有定期的采詩活動。各地的風俗民情,就藉此管道上達天聽。如此一來,周朝的詩理應存有很多,但為何至今只見到了三百零五篇﹖對於這件事,學者往往有所存疑,認為在三百零五篇之外,又另外存有亡逸的詩篇。

因此這部詩經被認定是由孔子拿古時的詩加以刪改而成。但是如果照這樣的説法,之前明明有三千多篇詩,卻讓孔子給刪掉十分之九。倘若孔子刪詩,作用想必是取精華之要,並且達到教化之用。若説是用來教化,卻又留下多篇所謂的“淫詩”——鄭衞之音。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有人提出了孔子沒有刪詩的主張。比如崔述。

Tags:刪詩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