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美容小常識 享受生活 東方時尚 識真假 高奢 資訊 遊戲攻略 搞笑段子
當前位置:品位站 > 享受生活 > 心理

太平天國為什麼只派兩萬人北伐

欄目: 心理 / 發佈於: / 人氣:3.19W
太平天國為什麼只派兩萬人北伐

太平軍北伐,很大程度上是出於無奈,也可以説有人故意而為之,而不是出於自信。首先,當時太平天國剛剛建立,急需鞏固基礎,穩定局勢。為了消滅太平天國,清軍組建了南北大營,瘋狂進攻太平軍。

為了減輕壓力,在楊秀清的推動下,太平天國決定北伐,派一支偏師北伐吸引清王朝的注意力,以減輕清軍對天京及周邊地區的壓力。

北伐軍北上,清軍必然拼命回防,這就減輕了江南太平軍的壓力,為太平天國的發展壯大創造了條件。

事實證明,這個冒險行動非常有價值,當清軍回防後,太平軍趁機拿下了九江、武昌等重鎮,佔領了江南的大片土地。

如果沒有北伐軍的牽制,太平軍很可能無法在短期內取得那麼大的戰果。

其實,太平軍北伐,很大程度上是出於無奈,也可以説有人故意而為之,而不是出於自信。因為太平軍北伐不僅是一場軍事行動,還涉及到政治鬥爭。實際上,太平天國高層也知道北伐不會成功,北京是清王朝的首都,僅僅一個直隸,就有綠營兵四萬多,北京的駐防八旗兵力近三萬,如果加上山西、安徽、山東及河南境內的駐軍,兵力數量起碼有十幾萬。2萬北伐軍要面對十餘萬八旗和綠營軍隊,太平軍又沒多少騎兵,區區2萬人根本不可能取勝。單勝保和僧格林沁的四萬精鋭就不是北伐軍能對付的,僧格林沁的騎兵對陣北伐軍可以説有壓倒性的優勢,所以太平軍北伐根本不可能成功。他們之所以作出北伐的決定,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當時太平天國剛剛建立,急需鞏固基礎,穩定局勢。為了消滅太平天國,清軍組建了南北大營,瘋狂進攻太平軍。為了減輕壓力,在楊秀清的推動下,太平天國決定北伐,派一支偏師北伐吸引清王朝的注意力,以減輕清軍對天京及周邊地區的壓力。北伐軍北上,清軍必然拼命回防,這就減輕了江南太平軍的壓力,為太平天國的發展壯大創造了條件。事實證明,這個冒險行動非常有價值,當清軍回防後,太平軍趁機拿下了九江、武昌等重鎮,佔領了江南的大片土地。如果沒有北伐軍的牽制,太平軍很可能無法在短期內取得那麼大的戰果。

其次,江南是清王朝的錢袋子,清王朝的大部分錢糧財税都來自江南,而大運河的漕運又是江南為清王朝輸血的大動脈。北伐軍北上可以切斷清王朝的經濟命脈,並搶奪清朝財政,讓清王朝及地方的財政自行崩潰,這也是北伐軍為何沿着大運河北上的一個重要原因。同時,太平軍的北上還可以和捻軍匯合,以北伐的名義籠絡他們,並對他們進行詔安。雖然北伐失敗,但是捻軍後來基本上都接受了太平軍的“領導”,在戰略上配合太平軍。沒有北伐,太平軍後來也不可能發展那麼快,北伐其實也是一種戰略嘗試。

最後,北伐還和太平天國內鬥有關,很多人甚至懷疑太平軍北伐是楊秀清借刀殺人。因為北伐的林鳳祥、李開芳是西王蕭朝貴的親信。而西王蕭朝貴是洪秀全革命生涯前期的重要幫手和主要支持者,也是楊秀清最大的勁敵。蕭朝貴戰死後,蕭朝貴所部一直和洪秀全保持着親密的關係。為了剪除異己,清除天王洪秀全的羽翼,楊秀清故意讓林鳳祥、李開芳率領其部北上,藉機消滅了這支精鋭。北伐軍雖然只有2萬餘人,但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從廣西一路打到南京,戰鬥力很強,對楊秀清的威脅很大。北伐軍北上後,楊秀清鬆了一口氣,加快了對其他派別的打壓和清洗,大肆打壓韋昌輝、秦日綱等人,韋俊、石祥貞等大批非嫡系將領不是被派去西征就是留在天京享福。所以楊秀清的權勢日盛,成為了太平天國的實際掌權者。因此,林鳳祥、李開芳北上很可能是楊秀清打擊異己的一個陰謀。雖然北伐取得了很大的成績,起到了牽制江南清軍的作用,但可惜了那些久經沙場、為太平天國賣命的北伐軍將士。

北伐只有兩萬人,主要是太平天國內部的戰略方針,重西征,而輕北伐。

清朝的軍事體制

清朝的兵力非常分散,總是幾千人、幾百人一調,最多也就幾萬,從來沒有一次性調動十萬大軍的,這在其他朝代是很少見的。

首先,這種情況説明清朝的兵力比較小。國家常備軍不超過八十萬人,其中綠營六十萬人,八旗兵二十萬人。實際數目也許更小,因為各營都有缺員的情況。

清朝是少數民族政權入主中原,八旗兵不是很多,他們能放心軍隊裏全是漢人嗎

因此,清朝皇帝最注重政治與軍事上的控制與平衡,讓下面互相牽制,以維護統治的穩定。

太平天國起義爆發後,清朝真正能動員的兵力不超過四十萬人。這四十萬人的作戰部隊還分散在全國各地,所以我們經常看到清政府調兵幾百人上千人,這在中國曆朝歷代也是難以想象的。

由於是少數民族入侵後建立的政權,他們總是擔心全國各地的起義,把這些可憐的軍隊分駐到全國各地。如果發生農民起義,他們可以立即進行鎮壓。

而且各地的駐軍都是互不統屬的,目的也是為了相互牽制,防止這些軍隊聯合,操於一人之手,構成了對清政府的威脅。

這也是曾國藩解散湘軍的原因,如果他不解散,他遲早會與清朝幹起來。

幾百人、上千人的小軍團駐紮在全國各地,而且這些小軍團的將領互相不節制,這固然不會對清政府構成威脅,但對於鎮壓太平天國這樣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也相當不利。

太平天國動輒幾萬人。如果有一個會打仗的統帥,他就能輕而易舉地把清軍的小軍團一個個殲滅。

所以他派出兩萬人,這兩萬人全都是精兵,都是從革命根據地廣西發展起來的。

西征才是主戰略

西征的目的是打下半壁江山,控制東南富饒地區,給清政府來一個釜底抽薪。如果控制了整個南方,那麼清廷就沒幾天可折騰了。

北伐的真正目的可能是為了牽制清軍,從而為西征緩解壓力,西征才是主力。

從後來的歷史看,也確實是這樣的,韋昌輝、石達開、羅大綱、曾天養、胡以晃等重量級人物都參加了西征。

兵貴精不貴多思想

兵貴精不貴多,用精兵可以以少勝多。這也是太平天國早期迅猛發展的原因。後期,太平軍動輒幾十萬大軍,卻被曾國藩幾萬人打得抱頭鼠竄。北伐軍兵力雖少,卻是太平軍中最精鋭的一支。北伐軍主要來自廣西,也就是曾國藩所謂的“老長毛”。曾國藩曾經説過:“三十萬新長毛的戰鬥力還比不上三萬老長毛。”這支王牌軍隊雖然一路上發展到五六萬,但打到最後始終是兩萬。

原因很簡單,對於這樣的一支精鋭部隊,其他人難以真正融入他們,北伐是流動作戰,新加入的人很難跟上節奏。

北伐軍確實極大地牽制了清軍,清廷前後調動二十多萬大軍才消滅了北伐軍,清軍方面損失了七萬多人。

雖然北伐最終失敗了,但是對於清廷的震撼極大,以至於後來曾國藩抓到了廣西的長毛,一律斬首!

總之,定都天京後,由於之前都是逃跑式流動作戰,沿途佔領的地盤基本都放棄了。所以天京周邊的軍事形勢非常嚴峻,清軍的江南、江北大營近在咫尺,如果此時全軍北伐,天京大本營勢必難保,天平軍又將陷入到流動作戰之中。清廷在北方京畿地區防備森嚴,太平軍北上時不能發揮水師的優勢,一旦進攻受阻,很容易陷入腹背受敵的危局,恐怕會覆滅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