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美容小常識 享受生活 東方時尚 識真假 高奢 資訊 遊戲攻略 搞笑段子
當前位置:品位站 > 享受生活 > 心理

中國麪食的來歷和背景

欄目: 心理 / 發佈於: / 人氣:2.3W
中國麪食的來歷和背景

麪條、饅頭、包子、餃子、餛飩、餅……説起我國的傳統麪食種類和做法,有些人不但能如數家珍般脱口而出,更是在技藝上精湛了得。但是,如果追溯其發展歷史,比如古代的饅頭是什麼樣子,麪條的歷史有多久,麪食如何發展成今天的種類,估計就鮮為人知了。近日,在北京市西城區第一圖書館,著名考古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研究員王仁湘就“舌尖上的考古——麪條和饅頭的來歷”做了精彩的演講。王仁湘追根溯源,一一揭開這些大眾麪食最初的面紗,讓人們深刻感受到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燦若星漢。

麪條的年齡至少有4000歲了

一説起考古,不少人習慣於將其和遺址、墓葬,乃至石器、青銅器、陶器、瓷器這些器物聯繫在一起。其實,在眾多考古發現中,也出土了為數眾多的食物遺存。王仁湘説,有的發現非常重要,因為它們改寫了我們已知的食物史。

2002年,青海民和喇家遺址出土一碗距今4000年的古老麪條。此前的常識是,中國古代的麪條本來只有2000歲上下的年齡,而這一考古發現,將麪條的歷史又向前推了兩千年。

據瞭解,考古人員在喇家遺址20號房址內的地面清理時,在一個陶碗裏發現一堆遺物。其下是泥土,而碗底部位卻保存有很清晰的麪條狀結構。這些條狀的物件粗細均勻,捲曲纏繞在一起,而且少見斷頭。它的直徑大約為0.3釐米,保存的總長估計超過50釐米,顏色還顯現着純正的米黃色,具有一定的韌性。經檢測證實,這是一碗由小米麪和黍米麪做成的麪條。

王仁湘説,令人感興趣的是,在分析麪條樣品中,還檢測到少量的油脂、類似藜科植物的植硅體以及少量動物的骨頭碎片,應當都是這碗麪條的配料,説明這還是一碗葷面。

王仁湘認為,雖然麪條的具體加工工藝還不清楚,但是這個過程中對植物籽實進行脱粒、粉碎、成型、烹調的程序一定都完成了,而且這碗成品小米麪條做得細長均勻。在中國乃至世界食物史上,這應當算是一個重要的創造,也是一個重要的貢獻。據王仁湘介紹,古代麪食皆稱為“餅”。“只要是把麪粉和到一起、合併起來做的食物,都叫餅。這是古代麪食共同的名稱”。

而由於具體烹飪方法不同,於是便有了蒸餅、湯餅的區分——蒸熟的麪食叫蒸餅,煮熟的麪食則叫湯餅。“古人曾經把麪條也叫做湯餅,因為是用熱水煮熟的麪食。‘麪條’這個詞很晚才出現。”王仁湘説。

據相關文獻記載,麪條在東漢稱之為煮餅,到了魏晉時期則有湯餅之名,南北朝謂之水引或餺飥,唐宋時又有冷淘和不託之名,還有特色麪條萱草面。尤其是兩宋時期,麪食花樣逐漸增多,因為食法的區別,有了一些特別的名稱。《東京夢華錄》提到北宋汴京食肆上的麪食館,就有包子、饅頭、肉餅、油餅、胡餅店、分茶店經營生軟羊面、桐皮面、冷淘、棋子面等二三十種。到了元代,出現幹儲的掛麪,明清時期出現了抻面和削麪。

值得一提的是,古人已有食冷麪的習俗,但此冷麪並非我們現在經常吃的朝鮮冷麪,確切地説,應該是過水的涼麪。冷麪見於清代《帝京歲時紀勝》的記述,説夏至當日京師家家都食冷淘面,就是過水麪。過水涼麪的吃法,早在宋代就很流行。南宋林洪《山家清供》提到“槐葉淘”的涼麪,做法本出唐代,杜甫有《槐葉冷淘》詩,詩中道出了涼麪的製法,連皇上晚上納涼,也必定叫上一碗冷麪來吃。宋代招待大學士,有“春秋炊餅,夏冷淘,冬饅頭”之説,大學士能吃上冷麪,也算是一種特別的待遇。

Tags:麪食 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