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美容小常識 享受生活 東方時尚 識真假 高奢 資訊 遊戲攻略 搞笑段子
當前位置:品位站 > 享受生活 > 心理

五三十運動的性質與意義

欄目: 心理 / 發佈於: / 人氣:1.24W
五三十運動的性質與意義

五卅(sà)運動是一次偉大的羣眾性的反帝愛國運動,它大大提高了全國人民的覺悟程度和組織力量,在全國範圍內為北伐戰爭準備了羣眾基礎,並將國民革命推向高潮,從而揭開了1925-1927年中國大革命的序幕。正如著名工人運動領袖鄧中夏所説:“五卅運動以後,革命高潮,一瀉汪洋,於是構成一九二五至一九二七年的中國大革命”。

五卅(sà)慘案(也稱為五卅血案,或寫作五?卅慘案)因發生於1925年5月30日而得名,是反帝國主義愛國運動五卅運動的導火線。5月30日,上海學生兩千餘人在租界內散發傳單,發表演説,抗議日本紗廠資本家鎮壓工人大罷工、打死工人顧正紅,聲援工人,並號召收回租界,被英國巡捕逮捕一百餘人。下午萬餘羣眾聚集在英租界南京路老閘巡捕房門首,要求釋放被捕學生,高呼“打倒帝國主義”等口號。英國巡捕竟開槍射擊,當場打死十三人,重傷數十人,逮捕一百五十餘人,造成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

五卅運動

1925年反帝愛國運動,為北伐戰爭準備羣眾基礎

直接起因:五卅慘案

性質:中共領導、工人為主力反帝愛國運動。

統一戰線組織——上海工商學聯合會。檢驗了中國各階級的政治態度和表現。

影響最大——省港大罷工

特點:世界罷工史上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