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美容小常識 享受生活 東方時尚 識真假 高奢 資訊 遊戲攻略 搞笑段子
當前位置:品位站 > 享受生活 > 心理

宣威火腿的來歷

欄目: 心理 / 發佈於: / 人氣:1.11W
宣威火腿的來歷

宣威火腿,雲南省著名特產之一,因產於宣威縣而得名。它的主要特點是:形似琵琶,只大骨小,皮薄肉厚肥瘦適中切開斷面,香氣濃郁,色澤鮮豔,瘦肉呈鮮紅色或玫瑰色,肥肉呈乳白色,骨頭略顯桃紅,似血氣尚在滋潤。其品質優良,足以代表雲南火腿,故常稱“雲腿”。

宣威火腿的生產、加工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有關資料,宣威這塊厚重的紅土地上,早在新石器時代就留下了祖先的足跡——格宜尖角洞文化遺址。至秦,本境已開通五尺驛道。三國時代,本境留下蜀國兵將駐紮的“諸葛大營”。明朝,重修古驛道,古驛道旁留下了“山高水長,水流雲在”的摩崖石刻以及傅友德南征的“古戰場”、“古炮台”、“烽火台”遺址。“南方古絲綢之路”途經宣威,證明宣威在遠古時代就具有相當程度的商業文明。所有這一切,都印證了宣威燦爛的文化,悠久的歷史。宣威火腿同樣如此,其歷史之久遠,竟令人難以查清其起源於何時。相傳,我國在春秋戰國時代即有醃肉,且孔子喜食。到宋朝,抗金民族英雄宗澤發明“火腿”,火腿在我國已有近千年的歷史。至於宣威火腿,究竟起源於何時,已難詳其考,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明設宣威關,清置宣威州,使宣威火腿有了成名的前提和基礎。也就是説,自清雍正五年(1727年)置宣威州後,火腿便以地名命名,稱宣威火腿,流傳至今已有近三個世紀的成名史,其聲譽馳名中外,被美稱為華夏三大名腿之一,宣威因此而獲火腿之鄉的美譽, 浦在廷[1]真可謂:“火腿文化源遠流長,西南重鎮商機無限”。據《宣威縣誌》記載,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就以身穿綠袍,肉質厚,精肉多,蛋白豐富鮮嫩可口而享有盛名。清光緒年間,曾懿編著《中饋錄》中收有“宣威火腿”的製法。據此及有關史料推斷,宣腿之生,最遲明末即成,雍正時代即流入滇川首府,清末流到東南沿海,民國初年,以浦在廷先生為首的火腿公司已將火腿罐頭遠銷東南亞。1923年孫中山大總統題贈“飲和食德”,宣威火腿從此名聲大震,香飄四海,載入世人食譜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