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美容小常識 享受生活 東方時尚 識真假 高奢 資訊 遊戲攻略 搞笑段子
當前位置:品位站 > 享受生活 > 心理

清豐十大名吃

欄目: 心理 / 發佈於: / 人氣:1.82W
清豐十大名吃

01清豐孝鄉八大碗

“蒸”是我國主要傳統烹飪方式,既有“蒸蒸日上”的良好寓意,又有科學營養的豐富內涵。八大碗歷史悠久,蘇軾曾稱讚曰:“舉箸失量八碗入腹容易,宴罷無癮三年去意可難。”清豐孝鄉八大碗擷取中原傳統待客佳餚:丸子、大肉、豆腐、粽子、白菜卷、雞蛋、金針、海菜等為主,採取“蒸”的烹飪辦法,萃羣英於一菜,融百味於一箸,軟爛可口,滋味濃郁,因適宜老年人食用,故而得名。清豐縣高堡鄉才古莊“豫昌”和“二白”“三淨”八大碗各具特色,且形成禮品裝,遠銷各地。

02清豐剁椒

清豐剁椒採用清豐優質辣椒,融合湘黔辣椒製作傳統工藝,根據中原口味,採用拌、醃、釀等手法精製而成,辣味清鮮,香味淡爽,單獨食用味道醇美,配伍菜餚增味添色,具有“辣口不辣心,含火不上火”的獨特享受。清豐“魯鬍子”、“龍鄉紅”等品牌的剁椒融湘黔工藝和中原食俗與一體,廣為稱道。

03清豐豬蹄

豬蹄作為佳餚的歷史十分悠久,《史記》中有“豚蹄”記載,元代劉壎《隱居通議》中有“謹無豚蹏壺酒,有穰穰滿家之祈”的記述,《金瓶梅詞話》中“豚蹄”已成為西門慶待客的佳味。“豚蹄”即豬蹄,可入藥,在《名醫別經》《本草圖經》等醫書中多有記載。清豐豬蹄屬滷製豬蹄,經滷汁醃製、慢火燉煮、收汁浸味等工序製作而成,具有濃香馥郁、軟爛可口、回味無窮的特點,熱吃冷吃味感不同。清豐李記豬蹄滷味鮮美、肉香濃郁,遠近聞名。

04清豐驢肉

“天上龍肉,地下驢肉”,這是讚美驢肉的諺語。清豐驢肉可考的歷史源於清朝道光年間,清豐縣七保安村薛萬良創制,具有肉味濃郁、烘軟可口、餘味悠長的特點。古城鄉程村驢肉也傳承數代,具有清香爽口、香而不膩的特點。

05清豐排骨

清豐排骨,味有三品:紅燒排骨,炸後燉煮,香味濃郁如三剛排骨、姚家排骨等。粉蒸排骨,輕裹蛋清,過油炸煮,酥爛入味如“鮮再來”等。手抓大排,清水慢燉,肉香清純如阿龍私房菜等,各具風味。

06清豐燜子

清豐燜子是由肉餡攤之冰盤之中,上覆雞蛋液,蒸熟以後,涼之成型,切片涼拌,因“蛋燜肉餡”而得名。具有肉香清遠、蛋味悠長、爽香利口的特點,特別是佐以本地芥末拌制,味道獨具。

07清豐熱涼菜

清豐熱涼菜是巧妙調和“熱”“涼”矛盾、融合鄉間口味、而創立的一項獨特美食,用熱熟的食材、涼菜的做法,開創了熱菜涼做烹飪工藝新途徑,使熱菜具有了涼菜的滋味、涼菜的味道更加濃郁、別緻,菜品温度增加、入口更加舒服,從而提升了整個菜品的口感和食感。“清豐熱涼菜”源於勞累“下粉條”工人夜間把剩餘的熱粉條頭涼拌而食的習俗,幾經改良,通過一拌一悶,成為葷素皆宜、味道獨特、特色鮮明的一種獨創美味。

08清豐燒雞

清豐燒雞採用本地白條雞,經過醃、炸、煮等工序製作而成,鍋盛湯煨,現吃現撈,香而不柴,湯肉相濟,味美肉鮮。清豐燒雞遍佈城鄉,各鄉鎮皆有名聞一方的燒雞鍋。韓村鎮、大屯鄉的燒雞遠近聞名。

09清豐雜燴菜

清豐雜燴菜是將熟肉片、肉丸子、油炸豆腐、黃並雞蛋塊和白菜、粉條(或粉皮)等食材,放入調味的大鍋湯汁中燉煮而成,因此也叫大鍋菜,是頗負盛名的民間菜品。最初,用於農村紅白喜事待客主食,把原材料放入燉肉和燉雞、燉魚的湯汁鍋內亂燉,製作成眾香匯聚、濃郁可口的菜品。隨着社會發展,清豐雜燴菜以食材分為“硬雜燴”(只有肉、丸子、雞蛋等食材)和“軟雜燴”(素菜為食材)以口味分為“濃香型”和“清香型”,前者保留農村原始濃香味道,以農村席宴和韓村東趙樓等聞名,後者口味相對寡淡,以好吃街“三升燴菜”等見長。

10清豐手切粉皮絲

粉皮是清豐傳統食材,其做法載於北魏《齊民要術》。是用綠豆或其他澱粉做漿,用特製“銅旋”於開水中“旋”制,日光晾曬而成。因其味美且柔軟,在古代常被用於仿葷食品“假鼈羹”“假魚膾”等之中。清豐手切粉皮絲是採用清豐綠豆粉皮,温水泡發至軟硬適中,以手工切絲,加調料、芝麻油等拌制而成,柔軟筋道,清爽利口。陽邵鎮為清豐手切粉皮絲的初創之地,功細味美,為人稱頌。

Tags:清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