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美容小常識 享受生活 東方時尚 識真假 高奢 資訊 遊戲攻略 搞笑段子
當前位置:品位站 > 享受生活 > 心理

泥鰍有哪些品種

欄目: 心理 / 發佈於: / 人氣:1.74W
泥鰍有哪些品種

1、真泥鰍,體型為長圓形,尾部較扁,鱗片較小,顏色多為灰黑色。真泥鰍體型為長圓形,尾部較扁,口部呈馬蹄形,上頜長有3對鬍鬚,下頜有2對鬍鬚,而且真泥鰍的鱗片細小,分佈在皮膚下方,體色為灰黑色,帶有黑斑,腹部為白色或淺黃色,頭部較尖。

2、中華沙鰍,吻長且尖,臉頰處無鱗片,多棲息在長江中、上游河段。中華沙鰍又叫鋼鰍,吻長且尖,長有3對鬍鬚,臉頰處無鱗片,眼睛下方有刺分叉,末端位於眼後緣,而且中華沙鰍多棲息在長江中、上游的砂石底河段,經常在水底活動。

3、大鱗副泥鰍,形狀和泥鰍相似,在鱗片較大,多分佈在長江中、下游河段。大鱗副泥鰍的形狀和泥鰍近似,呈現長圓形,體色為灰黑色,下體為淺黃色或白色,上下頜分別有3對、2對鬍鬚,鱗片較大,眼睛被皮膜覆蓋,尾部褶皺和尾鰭相連,而且大鱗副泥鰍多分佈在長江中下游流域。

泥鰍品種之一:真泥鰍

一般稱泥鰍。體為長圓柱形,尾部側扁,口下位,呈馬蹄形。口須5對,上頜3對,較大,下頜2對,一大一小。尾鰭圓形,鱗片細小,埋於皮下。體背及背側灰黑色,並有黑色小斑點。體側下半部白色或淺黃色,尾柄基部上方有一黑色大斑。體表粘液較多,頭部尖,吻部向前突出,眼和口較小。

泥鰍品種之二:大鱗副泥鰍

分佈於長江中下游及其附屬水體。體形酷似泥鰍。須5對。眼被皮膜覆蓋。無眼下刺。鱗片大,埋於皮下。尾柄處皮褶稜發達,與尾鰭相連。尾柄長與高約相等。尾鰭圓形。肛門近臀鰭起點。

泥鰍品種之三:中華沙鰍

分佈於長江中、上游。又稱鋼鰍。吻長而尖。須3對。頤下具1對鈕狀突起。眼下刺分叉,末端超過眼後緣。頰部無鱗。肛門靠近臀鰭起點。尾柄較低。棲居於砂石底河段的緩水區,常在底層活動。

目前國內也有很多觀賞用泥鰍,體態和一般泥鰍一樣,只是顏色更為豔麗,適合用於家庭飼養及觀賞。

泥鰍品種之四:台灣泥鰍

分佈於四川、浙江、台灣,遼寧、黑龍江等。體近圓筒形,頭較短,與大鱗副泥鰍外形相似,養殖週期為4-5個月,個體較大,常年個體一般體長15釐米,體重20-40克較大個體體重250克左右。由於其養殖週期短,大多數地區把握好時間一年可以出兩季成品,所以目前很多養殖户都選擇該品種開展養殖。

泥鰍品種之五:青鰍

青鰍一般稱泥鰍,體為長圓柱形,尾部側扁,口下位,呈馬蹄形。口須5對,上頜3對,較大,下頜2對,一大一小。尾鰭圓形,鱗片細小,埋於皮下。體背及背側灰黑色,並有黑色小斑點。體側下半部白色或淺黃色,尾柄基部上方有一黑色大斑。體表粘液較多,頭部尖,吻部向前突出,眼和口較小。

泥鰍屬鯉形目、鯉亞目、鰍科、泥鰍屬。本屬種類較多,有泥鰍(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大鱗泥鰍(Misgurnus dabryanus)、內蒙古泥鰍(埃氏泥鰍) ( Misgurnus bipartitus )、青色泥鰍(Misgurnus lividus)、擬泥鰍(Paramisgurnus dabryanus guichcnot)、二色中泥鰍(Mesomisgurnus bipartitus)等。在全世界有 10 多種,外形相差無幾,通常供養殖的主要是泥鰍。最近幾年來在我們國家,又發展養大鱗副泥鰍( Paramisgurnus dabryanus )和日本的川崎泥鰍。

Tags:泥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