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美容小常識 享受生活 東方時尚 識真假 高奢 資訊 遊戲攻略 搞笑段子
當前位置:品位站 > 享受生活 > 心理

真心半解典故

欄目: 心理 / 發佈於: / 人氣:2.28W
真心半解典故

故事講述的是平凡小鎮裏聰明但孤獨的亞裔高中生Ellie,幫助校橄欖球隊隊員Paul寫情書,追求校園女神Aster,結果與Aster在通信過程中,Ellie對這位美麗女孩也產生了情愫。書呆子、校園女神、運動健將,聽上去這個故事、這個人物配置,是陳詞濫調的美式高校青春愛情故事。但事實上,這個故事中,青春羅曼史是最不重要的部分,三個聽來俗套的人物,也塑造得相當真實飽滿。

在最模板的美式高校青春故事中,我們能看到一個書呆子男孩/女孩,擊敗啦啦隊長/橄欖球隊長,獲得校園男神/女神的青睞,兩人在畢業派對上深情一吻。眾多類型故事或有微小創新,但大多萬變不離其宗。氣質上都是簡簡單單的美式青春:陽光明媚,派對音樂活力四射,空氣中洋溢着荷爾蒙氣息和年輕的笑聲。

而在《真心半解》中,偏僻小鎮似乎永遠是冷冷清清的秋,天色陰沉,面貌老舊。書呆子女孩也和所有美式青春片一樣,老被同學們欺負嘲弄,但這類表達很是剋制,僅僅一句上學路上的調侃便點到為止,她生活中更大的問題來自她的單親家庭。橄欖球隊隊員也不是什麼男神,頭腦簡單,不善言辭,在隊裏是最不起眼那個。校園女神也不是性感火辣的啦啦隊員,而是個被無數規則和教條束縛,內心默默渴望逃離的文藝少女。三個少年人被莫可名狀的各種困惑包圍,在冷清清的小鎮各自迷茫着。除了美式的劇情和細節,從氛圍上來看,該片更接近於亞洲青春片:感傷、含蓄、清淡、細膩。這也許是因為華裔導演Alice Wu的原因,畢竟這個自編自導的故事,很大程度上闡述的是她對於青春故事的理解。

Ellie這個聰明女孩無疑在生活和學習上勇敢而堅定,自幼喪母的她,早早承擔起家庭重任,幫助幾乎不會説英語的父親照顧家庭和工作。但在感情上,她缺乏經驗,也缺乏來自長輩和同齡人的交流學習,讓她甚至遲遲沒有注意到自己性取向的不同。因為移民身份,也因為興趣愛好與同齡人的格格不入,Ellie也一直缺乏融入感,身邊沒有朋友。

關於Ellie的移民身份帶來的疏離感,在影片中也被處理成東方式的含蓄表達,細枝末節微微提點,宣之於口的只有Ellie在學校自彈自唱的幾句歌詞代為表達這種移民經歷帶來的悵然孤獨:“我們終於到達,一路上,歷經數日,漂洋過海......我們必須先消失(迷失),然後才能被找到。”

Aster是被所有人喜歡的女神,但出身傳統基督教家庭的她,一言一行被家庭嚴格的要求束縛。她的談吐、笑容、待人接物,都温柔淑女一如父母期待,年紀輕輕連未來的婚姻都已經被父母構想好藍圖。而她被所有人簇擁之時,卻深感孤獨和迷茫,關於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又該如何抵達,在Ellie出現之前,Aster無人可以傾訴。因為相似的興趣愛好,相似的思想深度,兩個女孩在精神層面上有着極強的連結。她懂得她,多難得。

Paul則是三個人物中,思想最為簡單淺白,但也最令人温暖的角色。他笨拙,憨直,易衝動,但也温柔,寬容,有正義感。他和Ellie幾乎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但他欣賞Ellie的聰明和才華,願意去支持和成全她的夢想。這也是一份與Aster不同,但同樣可貴的懂得。

這種“懂得”,是這個故事值得關注的原因。這部電影盡其努力,在捕捉了青少年時代時,每個年輕人感受到的那種“孤獨”的本質:他們都在尋求自我認同和他人的理解。

“The Half of It”的典故,來自柏拉圖《會飲篇》,古希臘喜劇作家阿里斯托芬認為,原本人類是有四條腿、四隻手、兩張臉與四隻耳朵的,這種完整讓人類完滿。但宙斯怕人類過得太幸福,會沒有人再虔信神,所以將人類劈成兩半。自此之後,人類都急於尋找原本的另一半。這種“使自身完滿”的渴望,似乎成了人類痛苦與幸福的根源。尋找並不總是有結果,我們所呼喚的理解與懂得並不總是能得到迴音。

《真心半解》雖然使用了這一典故,但想要傳遞的信息卻並非是“以他人完整自己”的概念。相反,要成為更完整的自己,首先要夠膽打破自己。正如Ellie和Aster關於藝術創作的討論:“你可以畫一幅好畫,但想要讓它成為偉大的作品,你需要畫下突破性的大膽一筆。”(You can have a good painting, but to make it a great one you need to make a bold stroke.)

片中最美妙的台詞,莫過於一句:重力是物質對孤獨的反應。兩個少女漂浮在水中,反重力的一刻,也是心最貼近的一刻。

Tags:真心 半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