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美容小常識 享受生活 東方時尚 識真假 高奢 資訊 遊戲攻略 搞笑段子
當前位置:品位站 > 享受生活 > 心理

鄭和下西洋的七次時間及簡介

欄目: 心理 / 發佈於: / 人氣:1.17W
鄭和下西洋的七次時間及簡介

1405年7月11日(明永樂三年)明成祖命鄭和率領龐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組成的船隊遠航,訪問了30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加深了中國同東南亞、東非的友好關係。每次都由蘇州劉家港出發,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遠航了有八次之多。最後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裏時,在船上因病過逝。民間故事《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將他的旅行探險稱之為三寶太監下西洋。

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 彭亨、真臘、古裏、暹羅、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岸,紅海、麥加,並有可能到過澳大利亞。

鄭和在公元1414年(永樂十二年)由非洲帶來長頸鹿。沈度《瑞應麒麟頌》的附圖,由明宮廷畫師所繪。

下‘西洋’的定義:明朝初期以婆羅(Borneo)/文萊為界,以東稱為東洋,以西稱為西洋,故過去所稱南海、西南海之處,明朝稱為東洋、西洋,且暹羅灣之海,稱為漲海。

【第一次下西洋】

永樂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從南京龍江港啟航,經太倉出海,永樂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國。

第一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800人

【第二次下西洋】

永樂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出發,到達文萊、泰國、柬埔寨、印度等地,在錫蘭山迎請佛牙,隨船帶回,永樂七年夏(1409年)回國。

第二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000人。

【第三次下西洋】

永樂七年九月(1409年10月)從太倉劉家港啟航,姚廣孝、費信、馬歡等人會同前往,到達越南、馬來西亞、印度等地,回國途中訪錫蘭山,永樂九年六月十六(1411年7月6日)回國。

【第四次下西洋】

永樂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11月)出發,隨行有通譯馬歡,繞過阿拉伯半島,首次航行東非麻林迪,永樂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回國。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來中國進獻“麒麟”(即長頸鹿)。

第四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670人。

【第五次下西洋】

永樂十五年五月(1417年6月)出發,隨行有蒲壽庚的後代蒲日和,途經泉州,到占城、爪哇,最遠到達東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國家,永樂十七年七月十七(1419年8月8日)回國。

【第六次下西洋】

永樂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出發,往榜葛刺(孟加拉),史載“於鎮東洋中,官舟遭大風,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畢,……風恬浪靜”,中道返回,永樂二十年八月十八(1422年9月2日)回國。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熾即位,以經濟空虛,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動。

【第七次下西洋】

寶船從龍江關出水

宣德五年閏十二月初六(1431年1月從龍江關(今南京下關)啟航,返航後,鄭和因勞累過度於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裏去世,船隊由太監王景弘率領返航,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返回南京。

第七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550人。

【船隊編制】

鄭和下西洋的船隊是一支規模龐大的船隊,完全是按照海上航行和軍事組織進行編成的,在當時世界上堪稱一支實力雄厚的海上機動編隊.很多外國學者稱鄭和船隊是特混艦隊、鄭和是海軍司令或海軍統帥.著名的國際學者,英國的李約瑟博士在全面分析了這一時期的世界歷史之後,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明代海軍在歷史上可能比任何亞洲國家都出色,甚至同時代的任何歐洲國家,以致所有歐洲國家聯合起來,可以説都無法與明代海軍匹敵.”

1、人數眾多,組織嚴密

鄭和下西洋船隊,是根據海上航行和擔負的任務,採用軍事組織形式組建的.

首先,人數多

鄭和下西洋的人數,史料上有明確記載的有4次.

第一次:27800人

第二次:27000人

第四次:27670人

第七次:27550人

我們可以初步判斷:鄭和每次下西洋人數在27000人以上.約明朝軍隊5個衞,每個衞5000-5500人從現在看到的,主要是來自沿海衞所.當時西方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航海的人數:分別在90-1500人之間170多265人.我這裏不是單純地談數量,而是説明一個科學道理,航海人數的多少,反映了一種實力,尤其是在古代社會,它需要各方面物質保障,很不容易.

其次,船隊編制. 根據我們海軍專業人員多年研究,鄭和船隊由舟師、兩棲部隊、儀仗隊三個序列編成.舟師就是現在的艦艇部隊,基本單位戰船,它們被組成編隊,叫前營、後營、中營、左營、右營兩棲部隊用於登陸行動儀仗隊擔任近衞和對外交往時的禮儀,莊嚴威武.

按照下西洋的任務,鄭和船隊人員主要有五個部分:指揮部分、航海部分、外交貿易部分、後勤保障部分、軍事護航部分.指揮部分:整個船隊的中樞,對航行、外交、貿易、作戰等進行指揮決策.鄭和職務是欽差正使總兵太監航海部分:航海業務、修船的、預測天氣的等外交貿易部分:外交禮儀的、進行貿易的、聯絡翻譯的後勤保障部分:管理財務的、後勤供應的、起草文書的、醫務人員等軍事護航部分:負責航行安全和軍事行動的. 從對鄭和船隊人員組成研究,編制是完善的、嚴密的,體現了古代中國人民豐富航海經驗,確保鄭和下西洋的實現.

【發展海外貿易】

鄭和下西洋發展的海外貿易包括朝貢貿易,官方貿易和民間貿易。

鄭和作為明朝的使者,每到一地,都代表明朝皇帝拜會當地國王或酋長,同他們互贈禮品,向他們表示通商友好的誠意。鄭和還同各國商民交換貨物,平等貿易,購回當地的特產象牙、寶石、珍珠、珊瑚、香料等。

【航海裝備-寶船】

據《明史》《鄭和傳》記載,鄭和航海寶船共63艘,最大的長四十四丈四尺,寬十八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摺合現今長度為151.18米,寬61.6米。船有四層,船上9桅可掛12張帆,錨重有幾千斤,要動用二百人才能啟航,一艘船可容納有千人。 《明史•兵志》又記:“寶船高大如樓,底尖上闊,可容千人”。

在鄭和下西洋的船隊中,有五種類型的船舶。第一種類型叫"寶船"。最大的寶船長四十四丈四尺,寬十八丈,載重量八百噸。這種船可容納上千人,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隻。它的體式巍然,巨無匹敵。它的鐵舵,須要二,三百人才能舉動。第二種叫"馬船"。馬船長三十七丈,寬十五丈。第三種叫"糧船"。它長二十八丈,寬十二丈。第四種叫"坐船",長二十四丈,寬九丈四尺。第五種叫"戰船",長十八丈,寬六丈八尺。可見,鄭和所率領船隊的船隻,有的用於載貨,有的用於運糧,有的用於作戰,有的用於居住。分工細緻,種類較多。我們可以説,鄭和的船隊是一支以寶船為主體,配合以協助船隻組成的規模宏大的。

肯定派

認為明史基本上正確,因為南京靜海寺鄭和殘碑所記“兩千料海船”,不是“寶船”,而是較小的“戰座船”。

對南京鄭和造船廠的考古,發掘出一根約15米長的舵,和明史所述寶船大小相符。

南京鄭和造船廠的船塢寬可容20丈。

伊本•白圖泰(ibn Battuta)(1304-1377年)遊記中早已紀錄中國巨大的12張帆可載千人的海船。白圖泰的紀錄可作為12帆載千人的寶船的旁證。

質疑派

認為木材強度有限,過大的船體無法保證水密性,難以做長時間的航行。

根據南京靜海寺鄭和所立殘碑記載,鄭和首次出海寶船為“兩千料”,根據他們推論,摺合長約為長十五到二十丈,寬六到八丈左右。載重量約為五千噸。

至今未有人複製能夠實際航行的四十四丈“寶船”。目前複製中的寶船多采用質疑派的説法。

即便採用質疑派的説法,鄭和寶船仍是當時世界首屈一指的巨型船舶。

【航海技術】

根據《鄭和航海圖》,鄭和使用海道針經(24/48 方位指南針導航)結合過洋牽星術(天文導航),在當時是最先進的航海導航技術。鄭和的船隊,白天用指南針導航,夜間則用觀看星斗和水羅盤定向的方法保持航向。由於對船上儲存淡水、船的穩定性、抗沉性等問題都作了合理解決,故鄭和的船隊能夠在“洪濤接天,巨浪如山”的險惡條件下,“雲帆高張,晝夜星馳”,很少發生意外事故。白天以約定方式懸掛和揮舞各色旗帶,組成相應旗語。夜晚以燈籠反映航行時情況,遇到能見度差的霧天下雨,配有銅鑼、喇叭和螺號也用於通訊聯繫。

體現鄭和下西洋航海技術,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天文航海技術

中國很早就可以通過觀測日月星辰測定方位和船舶航行的位置.鄭和船隊已經把航海天文定位與導航羅盤的應用結合起來,提高了測定船位和航向的精確度,人們稱“牽星術”.用“牽星板”觀測定位的方法,通過測定天的高度,來判斷船舶位置、方向、確定航線. 這項技術代表了那個時代天文導航的世界先進水平.

2、地文航海技術

鄭和下西洋的地文航海技術,是以海洋科學知識和航海圖為依據,運用了航海羅盤、計程儀、測深儀等航海儀器,按照海圖、針路簿記載來保證船舶的航行路線.航行時確定航行的線路,叫作針路,羅盤的誤差,不超過2.5度.

3、《鄭和航海圖》

《鄭和航海圖》得以傳世,多虧明代晚期作者茅元儀收錄在《武備志》中.原圖呈一字形長卷,收入《武備志》時改為書本式,自右而左,有圖20頁,共40幅,最後附“過洋牽星圖”二幅.海圖中記載了530多個地名,其中外域地名有300個,最遠的東非海岸有16個.標出了城市、島嶼、航海標誌、灘、礁、山脈和航路等.其中明確標明南沙羣島(萬生石塘嶼)、西沙羣島(石塘)、中沙羣島(石星石塘),1947年民國政府內政部以鄭和等命名南海諸島礁,紀念這位偉大的航海家.

《鄭和航海圖》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航海圖集.該圖與同時期西方最有代表性的波特蘭海圖相比,《鄭和航海圖》製圖的範圍廣,內容豐富,雖然數學精度較其低,但實用性勝過波特蘭海圖.英國李約瑟在《中國科技史》一書中指出:關於中國航海圖的精確性問題,米爾斯(Mills)和布萊格登(Blagdon)曾作了仔細的研究,他們二人都很熟悉整個馬來半島的海岸線,而他們對中國航海圖的精確性作出了很高的評價.

鄭和下西洋折射出的中國先進航海科技光輝,表現了中國古代人的偉大智慧,從而創造了鄭和下西洋的偉大航程.

【鄭和下西洋的意義】

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蠟、古裏、暹羅、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岸,紅海、麥加,並有可能到過澳大利亞。這些記載都代表了中國的航海探險的高峯,比西方探險家達伽馬哥倫布等人早80幾年。當時明朝在航海技術,船隊規模、航程之遠、持續時間、涉及領域等均領先於同一時期的西方。

在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還有有許多超出於航海之外的解讀。“鄭和時代的中國,則是真正承擔了一個文明大國的責任:強大卻不稱霸,播仁愛於友邦,宣昭頒賞,厚往薄來。

鄭和檔案被毀之謎:據《殊域周咨錄》記載,鄭和下西洋的檔案《鄭和出使水程》原存兵部。明憲宗成化年間,皇上下詔命兵部查三保舊檔案,兵部尚書項忠派官員查了三天都查不到,已被車駕郎中劉大夏事先藏起來。項忠追問官員,庫中檔案,怎麼能夠失去當時在場的劉大夏説“三保下西洋,費錢幾十萬,軍民死者萬計,就算取得珍寶有什麼益處舊檔案雖在,也當銷燬,怎麼還來追問”。

《鄭和出使水程》應當包括大量原始資料,如皇帝敕書、鄭和船隊的編制、名單、航海日誌,賬目等。大批鄭和檔案究竟有沒有被劉大夏銷燬,至今仍然是個謎。大批鄭和檔案失蹤,給鄭和研究帶來很大的困難和限制。

鄭和發現美洲論:在2002年出版的暢銷書《1421年:中國發現世界》中,前英國皇家海軍潛水艇指揮官加文•孟席斯提出鄭和船隊的分隊曾經實現環球航行,並早在西方大航海時代之前便已發現美洲和大洋洲的論點。

2006年1月16日,北京和倫敦的格林威治國家海事博物館同時展出一張1763年繪製的附註有永樂16年(1418年)的中國航海地圖。該中國航海地圖有詳細的航海區域,以及繪畫美洲、歐洲、非洲的的輪廓。除此以外,該圖更附有對美洲土著(膚色黑紅、頭和腰戴羽毛),以及澳洲土著(膚色黝黑、赤身、腰部戴有骨製品)的描術。唯一缺憾是該航海地圖中沒有不列顛島的記載。 根據該地圖的收藏家中國律師劉剛稱,他是在2001年以500美元從一個上海商人處購得該地圖,並且因為讀過上文提到的《1421年:中國發現世界》而得知該航海地圖的歷史重要性及意義。

鄭和航行前後達28年,他訪問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到一地,鄭和贈給各國國王厚禮,以示友好,船隊帶去絲綢、瓷器、銅鐵器、金銀和其他手工業品交換當地特產。隨行官員隨時記錄見聞。回航時,各國派使同來,贈珍寶特產給明皇帝,並與中國商人交換。友好的交往,擴大了貿易,也增進了瞭解。鄭和出色地完成了他的使命,南洋等地的人民一直紀念這位和平友好的使者,在一些城市裏,至今還保有紀念鄭和的寺廟和勝跡。鄭和七次遠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歐洲航海家哥倫布、華哥達·伽馬的海上活動,都比鄭和晚得多,他們幾次航行,人數在100人左右,船隻三、四艘,噸位最大的僅120噸。在航程、規模、組織等方面,鄭和都超過這幾個歐洲航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