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美容小常識 享受生活 東方時尚 識真假 高奢 資訊 遊戲攻略 搞笑段子
當前位置:品位站 > 享受生活 > 心理

終身學習理念是誰提出的

欄目: 心理 / 發佈於: / 人氣:1.39W
終身學習理念是誰提出的

孔子。

孔子是當之無愧的世界上最早提出“終身教育思想”和進行終身教育實踐的偉大教育家。因為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不但出生時間要比柏拉圖早124年,而且闡述的“終身教育”理論也遠遠比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系統和完備。

孔子通過對自己終身學習經驗的總結,提出了完整的終身教育規劃: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意思是:我十五歲時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三十歲時略有建樹四十歲時能明辨是非,不受迷惑五十歲時已能掌握客觀事物發展的規律六十歲時無論聽到什麼都能冷靜思考而不衝動七十歲時已能做到按照是非和道德標準而從容應對,言論和行動都不逾越規矩。

在這裏,孔子總結自己一生(孔子活了72歲)勤奮學習、進行自我教育的六個階段:

(1)15-30歲:有目的地學習和自我修養階段。作為一個少年和青年,他已經結束了接受啟蒙和基礎教育階段,進入有明確目標的廣泛的、系統的學習新階段。

(2)30-40歲:在學術和事業上均取得成就的有所建樹階段。這時孔子正處在壯年時期,他一邊工作,一邊進修,成為學業有專精,事業有成就的知名人物。

(3)40-50歲:經過在這之前十年的歷練,孔子已能十分乾練地處理各種事務,不為錯綜複雜的現象所迷惑。

(4)50-60歲:不但能熟練地處理各種事務,而且已掌握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

(5)60-70歲:不但處理問題得心應手,而且心態十分平和,給人感覺他既是智者,又是仁者。

(6)70歲以後:此時的孔子對於學術和社會事業的理解與應對方面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可以説他的心已與萬事萬物融會貫通,無論言論還是行動無不十分恰當,達到能隨心所欲地應對的境界。

是保羅.郎格朗提出,1965年12月,在教科文組織“第三次促進成人教育國際委員會”上以終身教育為題作了學術報告,這是在國際會議上討論終身教育的開端

保羅.郎格朗(Paul·Lengrand,1910— ),終身教育的理論家、實踐家。1910年12月生於法國加來的康普蘭。巴黎大學畢業,後來在大學任教授的同時活躍在法國成人教育領域,尤其協助創立了法國民眾教育運動的團體“民眾與文化”,並任會長。1948年進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祕書處任職,並和德利翁(A·Deleon)一道從事於終身教育的組織工作。1965年發表個人研究成果,把終身教育上升到新的教育原理高度。

其後,擔任教科文組織成人教育計劃科科長。1965年12月,在教科文組織“第三次促進成人教育國際委員會”上以終身教育為題作了學術報告,這是在國際會議上討論終身教育的開端。朗格讓是最早提出終身教育概念的代表人物,長期以來通過個人的研究闡明瞭終身教育思想,並積極從事這一教育思想的宣傳工作。由於教科文組織的積極倡導,終身教育理論,很快引起各國的重視,不久成為一種國際教育思潮。

Tags:學習 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