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美容小常識 享受生活 東方時尚 識真假 高奢 資訊 遊戲攻略 搞笑段子
當前位置:品位站 > 享受生活 > 心理

馬邑之謀的典故

欄目: 心理 / 發佈於: / 人氣:2.56W
馬邑之謀的典故

漢武帝提供了正反兩方面的意見。最終劉徹採納了王恢的建議。為了確保打贏這一仗,漢武帝任命韓安國為護軍將軍,衞尉李廣為驍騎將軍,太僕公孫賀為輕車將軍,王恢為將屯將軍,太中大夫李息為材官將軍,統率 30 多萬大軍,埋伏在馬邑附近的山谷中,等着匈奴單于“上當”。而另一邊,聶壹成功忽悠了匈奴大單于,欺騙匈奴單于軍臣説:“我能殺死馬邑縣的縣令和縣丞,獻城歸降,把全城的財物都獻給大王。”軍臣信以為真。到約定的時間,聶壹斬殺了幾個死刑囚犯,然後按照事前與匈奴約定的信號,把他們的頭懸掛在城樓上,向匈奴使者表示馬邑的地方官已被殺死,可以遵約前來。於是,軍臣親自率領十萬騎兵來接收馬邑。

匈奴大軍進入漢朝的邊界,到達武州塞。離馬邑還有一百多裏時,只見牲畜遍野,卻沒有一個放牧的人。軍臣起了疑心,派人攻打附近的一個亭堡,俘虜了雁門郡的尉史。尉史貪生怕死,供出漢軍的誘殲計劃。軍臣一聽,大吃一驚,立即下令撤退。漢軍得知匈奴騎兵撤退的消息後,已追趕不上了,只好全軍撤回。    

王恢帶領三萬兵馬從代地出發,在匈奴兵撤退的必經之地埋伏準備襲擊匈奴的輜重,忽然聽到匈奴撤軍,氣得暴跳如雷。此時王恢只有三萬軍隊,匈奴卻是十萬軍隊,由於匈奴人多勢眾,他不敢貿然追擊,斟酌再三後選擇了放任匈奴大單于撤退,王恢悻悻而歸。作為這個計劃的提出者和執行者,王恢在關鍵時刻痛失了打擊匈奴的良機,使整個計劃竹籃打水一場空,正可謂“成也王恢,敗也王恢”。

漢朝大軍回來後,一心想畢其功於一役的漢武帝萬分震怒。一氣之下,他將王恢下了監獄。感到百般委屈的王恢託人找太后求情,卻無果,王恢聽説後,就在獄中自殺了。

“馬邑之謀”是漢匈關係的一個轉折點。自此,兩家徹底撕破了臉,再無“和親”換“和平”的可能。漢武帝也徹底拋棄了自高祖開國延續幾十年的和親國策,重新選擇了以武力征討穩定邊防的戰略,為接下來衞青、霍去病等一大批年青將領提供了建功立業的難得機遇,也將平城推到了漢匈長年征戰的歷史前沿。

這個故事發生在西漢時期,馬邑之謀又稱馬邑之戰、馬邑之圍。漢武帝元光二年(公元前133 年),西漢謀劃的對匈奴的一場誘敵圍殲戰,結果被匈奴識破,並沒有成功,史稱“馬邑之謀”。

Tags:馬邑 之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