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美容小常識 享受生活 東方時尚 識真假 高奢 資訊 遊戲攻略 搞笑段子
當前位置:品位站 > 享受生活 > 心理

象形文字月的演變過程

欄目: 心理 / 發佈於: / 人氣:5.55K
象形文字月的演變過程

“月”與“夕”在甲骨文中本是同一個字,後分化。月,甲骨文在半圓形中加一短豎指事符號,表示半圓形天體發光的特性。古人發現月亮有圓缺變化,月滿時短,月缺時長,遂以殘缺的圓形即半圓代表月亮。有的甲骨文有所變形,將“夕”寫成。金文承續甲骨文字形。篆文承續甲骨文字形。隸書進一步變形,失去半圓形象。離地球最近的天體本身不發光,它通過折射太陽光在地球的夜空中“發光”。造字時代的古人誤以為夜空中看到的、週期性地呈現圓缺的天體是發光體,因為月亮出現在夜晚、光線缺乏熱量,古人稱之為“太陰”,與出現在白天、光線充滿熱量的“太陽”相對。

篆文字形的“月”與“肉”字 相同在合體字中的“月字旁”通常表示的是“肉”而不是“月”。月也做偏旁,用月做意符的字,一類是與月亮有關的,如:朔、望、朗還有一類是由肉(篆文中的月和肉很像)變來的,如肘、膽也有由舟變來的,如:朕。古人以月為羣陰之本,故用以形容女子及女子有關的事物Beautiful如:月韻(形容女子風韻秀逸)月貌花容(形容女子容貌姣美)。